患儿女,5岁。因左眼球突出2个月余,于1998年12月9日来我院眼科就诊。体检:精神萎靡,行动迟缓,言语不清(因大部分牙齿脱落所致),余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9,左眼0.9。左眼略向前下方突出。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虹膜纹理清晰。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玻璃体透明。双眼底:视盘色淡红,边界清楚,无水肿、充血,视网膜血管颜色、管径、走行均正常,视网膜无水肿,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存在。眼球突出度:右眼10 mm,左眼12 mm。左眶上缘可触及一软性肿物,约2.5 cm×1.0 cm,无触痛。双眼无复视,双眼球运动良好。CT检查:双侧颅底骨结构呈溶骨性破坏,由软组织取代;颅面骨、额窦、碟窦、筛窦及上颌窦多处破坏;双颞骨破坏;双侧眶上壁额骨呈溶骨性破坏,以左侧明显;双眶外侧壁大部分溶骨性破坏,由软组织取代;双侧视神经未见异常。患儿曾因头部前囟门处肿块、上方牙齿松动脱落、口臭,于1997年8月在北京某口腔医院行口腔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诊断:Hand-Schller-Christian综合征,同年9月开始采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及泼尼松治疗,每周2次,连续4周,间隔1周,治疗1.5年;同年11月25日行骨髓检查:组织细胞占有核细胞数的5%,其胞体大,形状不规整,胞浆量丰富,呈淡灰蓝色,内有粉红色细小颗粒,并可见大量空泡,胞核大,呈粗颗粒网状,内有1或2个核仁,核内也可见空泡变性。诊断:组织细胞增生症。
1999年7月21日因双眼突出明显,不能闭合,伴持续发热再次到眼科就诊。体检:体温38.5℃。精神萎靡,言语少,牙齿大部分脱落。前囟门未闭合。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0,无复视。双眼球突出明显,双侧眼睑均不能完全闭合。眼球突出度:右眼18 mm,左眼20 mm。双眼结膜、角膜、前房、晶状体、玻璃体及眼底均未见明显异常。双眶CT冠状面扫描(图1):双侧大部分眶上壁、眶下壁、眶外侧壁、上颌骨及颞骨均呈溶骨性破坏,由软组织取代;上颌骨溶骨性破坏后,上方牙齿几乎全部脱落;右侧上颌骨和颞骨破坏尤为明显,由软组织取代。双侧面颊不对称。双侧视神经未见明显异常;前囟门仍未闭合。治疗:继续应用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及长春新碱治疗。
图1 眼眶CT冠状扫描像
1999年12月10日复诊。患儿无发热,食欲良好,体重为17.5kg,身高为110 cm。与同龄儿童标准相比,智力、发育均无明显异常。肝脾及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余检查结果与以往相同。
患儿除眼部表现外,尚有如下症状及体征:1998年6月胸部X线摄像检查,左侧肩胛骨及第2肋骨已发生溶骨性破坏;同年10月出现尿频,尤以夜间为甚;同年12月双耳听力下降,请耳科会诊,诊断为双侧化脓性中耳炎。
讨论 Hand-Schller-Christian综合征是一种多发性、慢性、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病变,病因不明,预后差,也称为儿童型组织细胞增生症。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偶见于青少年,临床表现以颅骨破坏(98%)、眼球突出(65%)和尿崩症(37%)三联征为特点。颅骨破坏为多灶性,局部可触及软性肿物,边界不清。眶骨破坏及软组织增生引起眼球突出,突出方向以前下方多见。发生于额骨水平部者上睑下垂,眼球上转受限。如发生于蝶骨小翼可压迫视神经及眶上裂,引起眶尖综合征。病变侵犯蝶骨,压迫垂体,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发生尿崩症。病变侵犯颞骨,常发生化脓性中耳炎。病变浸润上下颌骨,发生牙齿松动。颈椎病变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骨骼破坏以扁骨最多见,其次为长骨、脊椎、盆骨。
X线检查可发现扁平骨多灶性溶骨性改变,透明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边缘不齐,呈地图状。CT检查除显示骨缺失外,尚可见软组织肿块。病理检查可见增生的组织细胞(汉-许-克细胞),需结合临床表现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做出诊断。本例具有上述特点,符合该病诊断。
治疗上可采用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或手术刮除。但由于病灶较多,故多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放射治疗可用于缓解眼球突出、尿崩症和颈椎病变。此病病程较长,不断有新病灶发生。死亡率各家报道不一。但病灶局限、发病年龄较大者预后较佳,而肝、脾、骨髓等处广泛侵犯者预后不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