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与囊袋内植入后囊混浊的观察比较

http://www.cnophol.com 2008-9-18 11:17:15 中华眼科在线

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与囊袋内植入后囊混浊的观察比较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9年第1期第9卷 临床经验

作者:文智伟 楚静 邬佩云

单位:永州市人民医院眼科(湖南425008)

  白内障囊外摘除后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是白内障患者复明最理想的治疗方法。然而术后后囊混浊是影响手术后效果的因素之一。如何减少后囊混浊的发生,已成为眼科工作者的重点研究课题。根据报导,后囊混浊的原因主要是晶状体前囊下及赤道部上皮细胞的移行和增殖而引起,有效清除晶状体上皮细胞及阻止上皮细胞增殖,减轻手术创伤及对虹膜刺激是减少后囊混浊发生的关键。我们就一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与囊袋内植入术后囊混浊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1 对象与方法

  观察病例为1995年1月~1997年6月收入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手术方式及人工晶状体材料、眼内粘弹剂均相同。术后裂隙灯下分类,其中睫状沟植入组30例,年龄50~75岁,女12例,男18例;囊袋内植入组30例,年龄50~80岁,男12例,女18例。术后随访6月~2年。

  2 结果

  所有术后患者5%新福林散瞳裂隙灯下观察,结果睫状沟植入组12例后囊混浊(珍珠型4例,纤维化型4例,混合型4例)。囊袋内植入组3例后囊混浊,为纤维化型。睫状沟植入组后囊混浊率40%,而囊内植入组混浊发生率10%,二组后囊混浊发生率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主要远期并发症为后囊混浊,后囊混浊指的是后囊膜纤维化,上皮珠样体。临床研究报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残留囊袋内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移行、变性或残留皮质增殖,这些细胞增殖移行至视轴,严重影响了视力。此外术后创伤出血、血-房水屏障的破坏、炎症介质及一过性纤维蛋白质反应、轻度葡萄膜炎等均易致后囊纤维型混浊。从以上白内障囊外术后后囊混浊的成因就可明确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与囊袋内植入后囊混浊的差异原因。囊袋内植入一体式双凸型人工晶状体可在囊袋内形成一种对称性的扩展,使后囊紧张并增加了人工晶状体光学表面与后囊的接触,使人工晶状体光学面与后囊之间形成机械性的“屏障作用”。此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固定,不仅因机械屏障作用减轻后囊混浊率,而且可避免对葡萄膜的刺激,可有利于减轻长期的血—房水屏障破坏和由于刺激导致的炎症反应。从临床观察的结果显示,囊袋内植入组的晶状体后囊混浊率明显低于睫状沟植入组。因此在白内障囊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如熟练运用显微手术技术,有效清除晶状体上皮细胞,减轻手术创伤因素外,准确地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是减少后囊混浊的重要因素之一。

 

(来源: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9年第1期第9卷 临床经验)(责编:zhang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囊袋内植入)的信息
  热门图文

周慧敏 让眼膜更有效7

打造最新时尚魅力眼妆

神采飞扬的清透诱人眼

冷酷华丽的黑色美妆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