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科杂志 1999年第2期第35卷 病例报告
作者:陈文玉
单位:100007 北京市第六医院眼科
患者男,40岁。1997年5月25日始无诱因高热、头痛、恶心、无力,次日伴双眼球结膜充血、畏光、流泪、视物不清,曾在传染病院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眼部检查:视力:右眼前指数,左眼1 m光感。双眼混合性充血(++),伴少量球结膜下出血,双眼角膜混浊;前房内可见大量絮状白色渗出,左眼较右眼明显;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玻璃体呈弥漫性混浊,眼底窥不清。诊断:双眼葡萄膜炎。即刻给予混合散瞳剂加地塞米松5 mg球结膜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3日;口服消炎痛25 mg,每日3次。局部滴用1%阿托品、0.3%庆大霉素、0.25%强的松龙眼液,全身给予抗病毒药物及解热药物治疗。1周后,右眼视力0.06,左眼0.04。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渗出吸收,闪光(+);虹膜部分后粘连,瞳孔散大不圆;晶体前囊色素沉着,玻璃体弥漫性混浊减轻;眼底视乳头边界不清,视乳头旁可见少量条状出血,视网膜血管未见异常,黄斑部看不清。继续治疗1个月,右眼视力0.1,矫正0.8;左眼0.1,矫正0.7。
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为野生小鼠,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其病理基础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严重损害。以高热、全身器官组织充血、出血及肾脏损害为其特点。眼部症状多在发热期出现,结膜充血,常伴有球结膜水肿;如伴有视神经和视网膜炎时,视力可明显减退;如伴有葡萄膜炎时,可有羞明、流泪等刺激症状。视网膜出血则是出血热严重的眼底改变,可以此推测体内脏器出血的程度,对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例眼部症状发生于高热期,具有全葡萄膜炎的典型症状,其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因治疗及时,效果尚满意。
(收稿:1998-04-14 修回:1998-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