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热点新闻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2008年诺贝尔奖的启示

http://www.cnophol.com 2008-10-15 10:18:27 中华眼科在线

    20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和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格尼尔。前者发现了导致宫颈癌的乳头瘤病毒(HPV),后两者则发现了引发艾滋病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给予我们许多前所未有的启示。

  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的一个重要指征是,只要有扎实的成果,未来的获奖之路宽广了一些,获奖的可能性也增大了一些。过去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大多关注于一项发现,甚至是奖给一个人。但是,20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则是两种发现和3位科学家获奖。尽管此前的一些奖项也是3名科学家获奖,如200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卡佩奇、英国的伊万斯和美国的史密斯3位科学家,但主题却是一个:基因打靶,即利用胚胎干细胞对小鼠引进特异性基因进行修饰。

  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多项研究和发现可以获得同一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无疑,这为更多的研究成果敞开了大门,也意味着诺贝尔奖可以更多地拥抱多种研究成果。这不仅对中国科学家是一种机会,对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是一种机会。

  但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诺贝尔奖也奉行一种赢者通吃或世界只承认第一名的原则。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就是如此。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发现曾掀起惊天波澜,因为首先发现HIV的蒙塔格尼尔指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罗伯特·盖洛剽窃他的研究成果。当时,蒙塔格尼尔把其发现的病毒称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AV,又称慢病毒),而盖洛却声称他独立地发现了另一种病毒,称为人T淋巴细胞Ⅲ型病毒(HTLV-Ⅲ)。

  1991年,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原来,蒙塔格尼尔在把其病毒样本送给盖洛鉴定时,污染了盖洛的病毒样本,才使得双方发现的病毒如出一辙。实际上,二人是分别发现了同一种病毒。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果然颁发给了对HIV的发现,但独立发现HIV的盖洛却没有获奖。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美国的盖洛被排除在HIV获奖者之外并不是说当年的所谓剽窃风波对其产生了影响,而是发现HIV有一个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的顺序。蒙塔格尼尔的发现发表于1983年5月20日的美国《科学》杂志上,而盖洛的发现发表在1984年5月4日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在时间的先后上当然要认定蒙塔格尼尔最先发现了HIV。

  还有一个细节也奠定了蒙塔格尼尔的最先发明权。1983年,蒙塔格尼尔与盖洛互通信息时,盖洛也向蒙塔格尼尔通报了他分离到一种HTLV的变异体,并建议二人同时投到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于是1983年5月的《科学》杂志上同时发表了盖洛和蒙塔格尼尔的文章,但由于盖洛没有明确他所发现的HTLV变异体是新病毒,而只是一种HTLV的变异体,而蒙塔格尼尔说明了他们发现的是一种新病毒,于是艾滋病病毒的发明权就被视为属于法国人了。

  这种情况在中国已经有先例和教训了。2003年非典流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首先发现了导致非典的冠状病毒,但由于国内某权威在此前认为是衣原体引起非典,为了避免戴上“大不敬”的帽子,发现冠状病毒的研究人员保持了沉默,既没有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也没有与媒体沟通或向学术刊物投稿。于是,冠状病毒的发现权旁落其他国家。

  坚持真理、独立自由和不迷信权威,以及公平的学术环境是中国研究人员获得第一发现权的基础,而第一发现权则有可能让科研成果获得诺贝尔奖并得到世界认可。这正是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启示。

  北京  张田勘

(来源:健康报)(责编:zhang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诺贝尔奖)的信息
  热门图文

秋日时尚烟熏妆

6个小诀窍让双眼更勾魂

整形美容手术成功的四

宋慧乔三款完美异彩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