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葡萄糖调节蛋白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http://www.cnophol.com 2008-10-21 13:34:55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 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 kd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grp78)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糖尿病大鼠1、2、3个月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对大鼠采用STZ 60 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模型。各时段分批处死大鼠,每只大鼠左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右眼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中grp78的表达情况。结果 Grp78在正常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少量表达,免疫组化光密度值为28.66±5.90,RT-PCR检测光密度比值为0.889±0.006;糖尿病大鼠1、2、3个月组免疫组化光密度值分别为49.56±6.54、63.74±9.05、78.15±9.05,RT-PCR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920±0.011、0.948±0.004、0.976±0.006。经统计学分析,糖尿病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grp78的表达较正常组高(P<0.01),并随着病程的延长而表达增加(P<0.05)。结论 葡萄糖调节蛋白参与了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糖尿病性白内障 葡萄糖调节蛋白 晶状体上皮细胞 大鼠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kd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grp78)是一种新发现的分子伴侣,属于热休克蛋白家族,是存在于内质网上最多的伴侣蛋白,其生理功能是参与细胞内新生蛋白的合成和转运。近来关于grp78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比较活跃。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的常见眼科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本研究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观察grp78在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中的表达变化,探讨grp78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清洁级,体重220~250 g,由吉林大学动物中心提供。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1个月组(DM1)、2个月组(DM2)、3个月组(DM3)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8只大鼠(16眼)。各时段分批处死大鼠,左眼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中grp78的表达情况,右眼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grp78 mRNA的表达。

    1.2  主要试剂  链脲佐菌素(美国Sigma公司),兔抗鼠grp78抗体(美国Stressgen公司),免疫组化Biotin SP-HRP Kit(北京中杉公司),Trizol(invitrogen公司),M-MLV逆转录酶、Taq酶(Takara公司),引物设计合成、PCR Marker DL-2000(大连宝生物公司)。

    1.3  动物模型的建立[1]  模型组:以0.1 mol/L STZ,pH值为4.2的柠檬酸缓冲液溶配制成1%的STZ溶液(用前新鲜配制)。大鼠禁食12 h后称体重,每只大鼠按60 mg/kg体重一次性腹腔注射STZ,3 d后在鼠尾取血,用血糖仪测血糖,空腹血糖≥16.7 mmol/L为模型建立成功,成模后每个月测定一次血糖。正常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0.1 mol/L的柠檬酸缓冲液,于3个月后处死。分别在糖尿病成模后1、2、3个月,分批过量麻醉处死大鼠,迅速摘取眼球,左眼行免疫组织化学法,右眼行半定量RT-PCR法检测grp78的表达。

    1.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迅速摘取眼球,放入10%中性甲醛中固定至眼球全部下沉,取出后进行常规洗涤、脱水、透明、浸腊包埋,从经过视乳头附近的子午线向两侧行矢状面连续切片。石蜡切片经常规脱腊、复水;按照免疫组化试剂盒说明行常规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蛋白(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法染色,在400显微镜下观察LECs中grp78的表达情况。染色阳性反应物质为棕黄色颗粒,每组标本取5张切片,每张切片取5个视野,数码照相机采集图像,用Image-pro-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细胞平均光密度值(A值),并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1.5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  大鼠处死后立即摘除眼球,沿角巩膜缘撕除角膜,完整取出晶状体,取下晶状体囊膜,用Trizol提取总RNA,10 μl DEPC水溶解RNA沉淀,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RNA量,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RT-PCR反应。Grp78引物序列为:上游:5′-AGCCCACCGTAACAATCAAG-3′,下游:5′-TCCAGCCATTCGATCTTTTC-3′,预计扩增片段长度为445 bp,β-actin用作内参照(片段长度560 bp)。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5 min。循环:95℃变性45 s,55℃退火45 s,72℃延伸60 s,30个循环后,72℃再延伸10 min。取6 μl PCR产物,分子量标准为DL-2000,以1.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目的基因片断,溴化乙淀(0.5 μg/ml)染色,在紫外灯下观察并摄片,用bandscan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条带光密度值,grp78 mRNA定量应用半定量法,即目的基因产物光密度值和内参照光密度值比,取各组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处理,各组之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晶状体变化情况  实验过程中正常组大鼠晶状体全部透明;糖尿病组在成模后第6周可见部分大鼠晶状体出现不均匀混浊,第2个月末混浊进一步加重,第3个月末所有大鼠晶状体均呈现白色混浊,眼底窥不入。

    2.2  Grp78蛋白的表达情况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见图1):正常对照组大鼠LECs中见grp78少量表达,在LECs细胞质内可见棕黄色颗粒;糖尿病性白内障组LECs中grp78表达增多,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grp78的表达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而增加。DM2组较DM1表达增多(P<0.05),DM3组较DM2组表达增多(P<0.05)(见表1)。

    2.3  RT-PCR检测grp78 mRNA的表达  电泳结果见图2,光密度比值(A值)统计学分析见表1。结果可见,糖尿病组grp78 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DM2组较DM1组表达增多(P<0.01),DM3组较DM2组表达增多(P<0.01)。

    3  讨论

     葡萄糖调节蛋白[2-4]是存在于内质网上最多的伴侣蛋白,与热休克蛋白有同源性,又名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nding protein,BIP)。在生理情况下主要参与新生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在缺血低氧、氧化应激、钙离子失衡等各种应激刺激时,大量蛋白质在内质网内变性、积聚,此时grp78的表达显著增加。其一方面协助变性蛋白进行重新装配及跨膜转运,缓解内质网压力;另一方面将无法恢复的蛋白质转移给蛋白降解系统降解,从而避免细胞进一步受到伤害。此机制提高了细胞在应激情况下的生存能力和促进应激后细胞康复,因此,grp78被认为是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的标志性分子,并且具有保护细胞,对抗细胞调亡的作用。当这些机制不足以恢复内质网平衡时,细胞将启动凋亡程序,清除不健康的细胞,所以,grp78的表达多少反映了细胞的损伤情况和应激能力,对应激细胞的结局,如抵抗、适应、损伤或凋亡等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复杂,是多因素、多途径作用的结果[5-6]。晶状体无血管供给及神经支配,易遭受各种应激因子的损害,使晶状体内变性蛋白增多,透明晶状体出现混浊,发生白内障。而LECs是维持晶状体正常代谢的重要场所,是晶状体内代谢最活跃的部位,LECs凋亡是白内障发生的重要原因,它发生于晶状体混浊之前[7],所以,研究LECs对各种有害因子的应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8-9]。本实验构建STZ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检测LECs中grp78的动态表达,了解糖尿病早期LECs的应激及防御能力。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grp78在正常大鼠LECs中少量表达,在早期糖尿病模型大鼠LECs中表达增高,并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表达量逐渐增高,此结果说明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LECs在高氧化、高渗等各种应激状态下,细胞内大量未折叠蛋白和变性蛋白堆积,刺激grp78的高表达。我们认为,在糖尿病早期,LECs在不良环境刺激下grp78的表达增加,有助于协助清除变性蛋白, 增强细胞保护[10];而当损害因子持续作用于晶状体,超出了保护机制的力量时,将出现LECs凋亡。Haynes等[11]的研究证实分子伴侣对细胞内未折叠和错误折叠蛋白的清除,能够抵抗氧化应激反应,延缓细胞的凋亡,所以若能在糖尿病损伤早期对grp78表达水平加以干预,可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此方面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宝义,郭勇,王永强. 糖尿病性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5):707-708.

[2] Lee AS. The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s:stress indu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 Trends Bionche Sci,2001,26(8):504-511.

[3] 张莹,孙黎光. Grp78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5,25(3):251-253.

[4] Lee AS. Mammalian stress response:induction of the 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family[J]. Curr Opin Cell Biol,1992,4(2):267-273.

[5] 杨方,严宏. 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8):1717-1720.

[6] Bron AJ, Sparrow J, Brown NA, et al. The lens in diabetes[J]. Eye,1993,7(Pt 2):260-275.

[7] Li WC, Kuszak JR, Dunn K, et al. Lens epithelial cell apoptosis appears to be a common cellular basis for non-congenital cataract development in humans and animals[J]. J Cell Biol,1995,130(1):169-181.

[8] Ikesugi K, Yamamoto R, Mulhern ML. Role of the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 in cataract formation[J]. Exp Eye Res, 2006,83(3):508-516.

[9] Mulhern ML, Madson CJ, Danford A, et al. The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in lens epithelial cells from galactosemic rat lenses[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6,47(9):3951-3959.

[10] 徐国兴,胡建章,王婷婷,等. HSP70在STZ-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眼视光学杂志,2003,5(1):1-3.

[11] Haynes CM, Titus EA, Cooper AA. Degradation of misfolded proteins prevents ER-derived oxidative stress and cell death[J]. Mol Cell,2004,15(5):767-776.

(来源:《眼视光学杂志》2008年4月10卷4期)(责编:zhang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糖尿病性白内障,葡萄糖调节蛋白,晶状体上皮细胞,大鼠)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部肌肤年龄测试

给男士眼部护理提个醒

10款百元内好口碑眼霜

容祖儿最抢眼的橘色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