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人工晶状体瞳孔前膜形成与处理

http://www.cnophol.com 2008-10-22 15:18:32 中华眼科在线

  人工晶状体前膜是人工晶状体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将影响手术效果。我院近期168例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出现31例瞳孔前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8例白内障患者中,糖尿病性白内障8例,外伤性白内障15例,先天性白内障4例,青光眼术后并白内障5例,陈旧性虹睫炎并白内障6例,老年性白内障130例。所用材料为爱尔康、希韦公司的三合一及Storz公司的一体“C”型袢人工晶状体。

  1.2 手术治疗 手术均为同一术者完成。在球周麻醉下,常规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虹膜后粘连给予分离,瞳孔膜闭机化膜形成,行瞳孔缘括约肌放射状剪开至瞳孔3mm直径左右;已行抗青光眼术,结膜巩膜瓣下滤过泡存在者,则行角膜缘切口,手术过程顺利,瞳孔区无皮质残留,其中4例老年性白内障和1例眼球穿通伤致外伤性白内障术中后囊出现小裂口,经切除前房玻璃体后,人工晶状体均顺利植入,位置正中。

  1.3 术后处理 常规给庆大霉素肌注3d,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者给口服先锋霉素3d;强的松30mg每日1次,3d后减量口服1wk;局部滴消炎及激素类眼液,糖尿病性白内障口服激素改为球结膜下注射。术后5d无异常者出院,1wk后复诊。

  2 结果

  2.1 瞳孔膜发生率 术后有31例出现瞳孔前膜,糖尿病性白内障8例发生3例,占37.5%;外伤性白内障15例发生10例,占66.7%;先天性白内障4例发生1例,占25%;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5例发生2例,占40%;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并白内障6例发生3例,占50%;老年性白内障130例中发生12例,占9.2%.其中外伤性白内障和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并白内障组发生率最高,与老年性白内障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膜形成时间 术后2~5d出现者22例;术后1~2wk出现者9例。

  2.3 瞳孔膜的处理 (1)术后早期2~5d出现者即予托品卡胺扩瞳,地塞米松2mg结膜下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至膜消失,早期发现经积极治疗一般3~5d全部消失;(2)术后1~2wk复诊发现者,如膜未占据整个瞳孔区给上述治疗,占据整个瞳孔区如托品卡胺扩瞳已不能散开者,应给予10g·L-1阿托品点眼或散瞳合剂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或曲安缩松混悬剂0.5mL(20mg)结膜下注射。经治疗1~2wk,瞳孔区膜大部分消失,其中无效2例,1例为顽固性虹睫炎并发白内障,瞳孔前膜占据整个瞳孔区,术后2wk继发青光眼,行虹膜根部、晶状体前膜YAG激光治愈,视力达1.0;另1例先天性白内障瞳孔前膜形成经门诊散瞳,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1次后未继续治疗,术后1mo复诊时继发青光眼,周边虹膜广泛前粘连,拒绝手术治疗。

  3 讨论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形成原因:(1)手术操作方法及技巧:术中选择合适的截囊方式,使囊膜边缘光滑,尽量将人工晶状体置于囊袋内,将皮质冲洗干净,减少炎症细胞的反应;(2)年龄:年龄越小尤其儿童,晶状体上皮细胞再生增殖活跃,有丝分裂旺盛[1];(3)人工晶状体作为眼球是一种异物,刺激晶状体上皮细胞加重炎症反应;(4)眼部有过疾患:由于穿通伤、葡萄膜炎等眼内有炎症反应者,其色素膜细胞功能活跃,加重术后炎症反应,加速纤维膜形成[2]。

  人工晶状体瞳孔前膜一旦形成,应尽早治疗,首选药物为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为长效类激素,抗炎作用为氢化可的松的25倍,对各种致炎因素引起的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减轻炎症早期的渗出、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抑制炎症后期纤维母细胞增生,阻止瞳孔膜形成。曲安缩松混悬剂结膜下注射,抗炎作用为氢化可的松的20倍,结膜下缓慢吸收,药效可维持2wk以上,尤其适于远途及手脚不便、高龄、不能随时复诊的患者。168例白内障,术后2~5d出现瞳孔前膜22例,经治疗全部消失。术后1~2wk复诊时发现8例瞳孔前膜,治疗后大部分消失。2例无效,1例经YAG激光治愈,另1例未能及时随诊致周边虹膜广泛前粘连,青光眼发作,使手术失败。因此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一定要有条件随诊,无条件者人工晶状体植入应慎重考虑。

  参考文献

  1 施玉英,张淑芳,刘保松,等.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形成的临床分析.中华眼科杂志1994;30∶411.

  2 杨方耀.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前膜形成.中华眼科杂志 1996;32∶237.

(来源:眼科新进展 1999年第3期第19卷)(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人工晶状体,瞳孔)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部肌肤年龄测试

给男士眼部护理提个醒

10款百元内好口碑眼霜

容祖儿最抢眼的橘色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