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B超在近视眼巩膜后葡萄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cnophol.com 2008-11-25 14:07:29 中华眼科在线

眼视光学杂志 1999年第3期第1卷 近视眼研究

作者:周华 李含玉 袁援生

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650032)

关键词:B超;近视眼;后葡萄肿

  摘 要 目的:探讨B超在近视眼巩膜后葡萄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B型超声仪检查>3.00D的38例76眼进展性近视眼的巩膜后葡萄肿的发生情况。结果:76眼中58眼发生后葡萄肿。其中各级后葡萄肿的平均屈光度及眼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01)。1~4级后葡萄肿与0级葡萄肿的弧形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B超是诊断巩膜后葡萄肿最安全、快速、可靠的方法,对近视眼的预后判断有着重要作用。近视眼的屈光度和眼轴随巩膜后葡萄肿的加重而增加,眼底弧形斑的形成与后葡萄肿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The application of B-scan ultrasonography to posterior scleral staphyloma in myopic eyes

 Zhou Hua,Li Hanyu,Yuan Yuanshe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Kuming 65003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B-scan ultrasonography to posterior scleral staphyloma in eyes with myopia.Methods:76 eyes of 38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myopia were examined with B-scan ultrasonography during a 5-year period.Results:A posterior staphyloma was present in 58(76%) of 76 eyes with myopia of more than 3 diopters.The degree of myopia in diopters(P<0.01) and axial length (P<0.001)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staphyloma.The Grades of staphyloma differ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amount of myopia(P<0.01).Conclusion:The severity of staphyloma formation is correlated with conus formation,high myopia,and ocular elongation.Examination with B-scan ultrasonography is thesafest,quickest and most reliabl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prognosis of the myopic eye.

   Key words B-scan ultrasonography Myopia Posterior staphyloma

  进行性近视常伴发一些影响视力的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巩膜后葡萄肿(简称后葡萄肿)等,临床上用B超对视网膜脱离的研究比较多,而对后葡萄肿的研究较少,仅国外有过报道。笔者对5年内碰到的进行性近视眼采用B超检查,对伴有后葡萄肿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5年内(1994~1999年6月)屈光度≥3.00D的近视患者38例76只眼,其中男14例,女24例;年龄10~72岁,屈光度在-3.00~-20.00D范围,所有病例均接受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眼底镜、B超检查,部分病例还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排除其它眼疾病,按照年龄分组:第一组,10~29岁;第二组,30~49岁;第三组,>50岁。

   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日本产OPTISCAN-2H01 B型超声诊断仪,探头为水囊式,频率10MHz,图像灰阶256级,显示方式为B,B/A和A型三种。测量单位为mm,根据B超下的巩膜外形深度变化将巩膜后葡萄肿分为0,1,2,3,4级[1]。0级:巩膜外形平行增大;1级:局限性扩张深度≤2mm;2级:深度2~4mm;3级:深度4~6mm;4级:深度>6mm。

   1.3 检测后资料分析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作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后葡萄肿分级统计资料见表1

表1 后葡萄肿的分级与弧形斑等因素的关系

  眼数 弧形斑 年龄(岁) 屈光度(D) 眼轴(mm)
眼数(%) ±s ±s ±s
0级 18 9 8 6(32.1) 33.72±8.96 -6.90±0.35 25.42±0.32
1级 12 5 7 12(100.0)** 48.33±3.37 -9.85±0.52 26.29±0.44
2级 20 3 18 18(90.0)** 39.60±2.98 -12.25±0.54 28.45±0.21
3级 20 8 12 19(93.3)** 46.70±2.58 -14.60±0.62 29.50±0.30
4级 6 3 3 6(100.0)** 48.33±5.55 -23.33±0.88 32.17±0.33

与0级比:**P<0.01

  38例76眼中,58眼(76.31%)出现后葡萄肿,即B超下眼环有局限性扩张,其中男14例,女24例,男与女之间无差异(P>0.05);葡萄肿各级之间的平均年龄无差异(P>0.05);各级之间平均屈光度及眼轴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01);弧形斑的发生,1、2、3、4级分别与0级比较差异也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1~4级之间每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

  2.2 年龄组统计资料见表2

  30~49岁组和50岁以上组1~4级的病例较多,分别占82.35%和83.33%,与10~29岁组(55.5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年龄组的屈光度,眼轴测量结果及弧形斑出现率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弧形斑、屈光度、眼轴和葡萄肿统计

年龄

  (岁)

眼数 弧形斑 屈光度(D) 眼轴(mm) 后葡萄肿分级
眼(%) ±s ±s 0 1 2 3 4
10~29 18 10(55.6) -8.83±0.68 27.22±0.34 8 1 7 2 0
30~39 34 31(91.2)** -12.18±3.68 29.07±0.29** 6 7 7 9 5
50~ 24 20(83.3)* -12.00+0.69** 28.08±0.33△△ 4 4 6 8 2

与10~29岁组比:*P<0.05,**P<0.01,与30~49岁组比:△△P<0.01

  3 讨论

  进行性近视由于巩膜壁弹性增加,故容易导致后葡萄肿形成[2,3]。而后葡萄肿的出现用肉眼和裂隙灯显微镜是不能检测到的,但用B超联合眼底镜检查,则容易检测,而且B超还可测量葡萄肿的深度,并对其进行分级,给临床提供一个新的检测手段。检测过程中,小的葡萄肿容易确定,但是,当后葡萄肿的范围扩大,测量的难度就加大,特别是图像未显示葡萄肿最宽范围时困难更大。对不规则后巩膜外形时的病例,多次测量的结果不一致是很常见的。

  虽然后葡萄肿的轻重程度与年龄无关,但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多,且男女均可患病。本组后葡萄肿的发生率为76.31%,与Scott等[1]的75.9%基本一致。尽管不是所有进行性近视都发生后葡萄肿,但随眼轴的伸长,屈光度的增加,后葡萄肿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弧形斑在1~4级的发生较为明显,说明后葡萄肿的形成与弧形斑有密切关系,但由于未行全面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故未能进行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Scott等的报告认为弧形斑随葡萄肿深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关系;另外,尽管眼轴随年龄增加而增长,但某些病例的后葡萄肿似乎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小,这可能是后极部巩膜进行性延伸使葡萄肿边缘变平滑所致,而本研究尚未观察到这一动态情况。

  总之,近视眼的屈光度和眼轴随葡萄肿的加重而增加,眼底弧形斑的形成与后葡萄肿的形成有关;B超是诊断巩膜后葡萄肿安全、快速、可靠的方法,对近视眼的预后判断有着重要作用。

  4 参考文献

  [1] Scott M,Ronald C.Macular complication associated with posterior staphyloma.Am J Ophthalmol,1997,123∶181~187

  [2] Pruett RC.Progressive myopia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what is the linkage?Acta Ophthalmol,1988,66(185,suppl)∶117~127

  [3] Quinn GE,Berlin JA,Young TL,et al.Association of intracocular pressure and myopia in children.Ophthalmology,1995,102∶180~185

(收稿:1999-07-08)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B超,近视眼,巩膜,后葡萄肿)的信息
  热门图文

今冬最IN尹恩惠贵妇烟

让你更美丽的6条化妆妙

13款最适合你的今冬眼

熬夜族试试敷木瓜除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