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在儿童中的发病已屡见报道[13],但双眼视训练导致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国内还未见报道。我们在进行双眼视训练过程中曾遇见1例,现报道如下。
1病例报道 患儿,女,4岁,因发现双眼视力差前来就诊,查体:Vod:0.4,Vos:0.3。散瞳验光:右眼,+3.50D/+1.50D×90→0.5;左眼,+4.50D/+1.00D×90→0.4。眼位,角膜映光法:眼位正(裸眼,镜下);三棱镜+遮盖:+4Δ(裸眼,镜下);同视机检查:他觉斜角+7Δ,自觉斜角+7Δ,融合点+5Δ,融合范围6Δ~+14Δ,无立体视觉。双眼视训练(仪器为实体镜,80%为发散,20%集合),以期增强患儿的双眼融合范围,建立立体视觉。1d/次,10min/次,训练第3d出现内斜视伴同侧复视,角膜映光法:+25°,三棱镜+遮盖:+60Δ。双眼交替注视,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正常视网膜对应(线状镜检查)。停双眼视训练后观察,0.5mo复视消失,斜视无好转。给予交替遮盖双眼,以防形成异常的视网膜对应。同时进行精细作业治疗双眼弱视,1a后双眼矫正视力0.8,双眼交替内斜+60Δ。行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后退6mm),术后眼位+5Δ。再进行逐渐增强的双眼视训练,3mo后同视机检查:他觉斜角+4Δ,自觉斜角+4Δ,融合点+2Δ,融合范围20Δ~+35Δ,立体视锐度60″。
2讨论 实体镜训练的原理就是在患儿的双眼前同时加底向内或底向外的三棱镜,以训练患儿的集合或者发散功能,增加融合储备,从而希望建立患儿的立体视功能。当患儿进行集合功能训练时,引起双眼内转的力量包括:实体镜上底向外的三棱镜,近觉性集合,调节性集合。若这三者的作用超过了患儿的负融合力,就容易发生急性共同性内斜视[4]。因此,在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时,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表现在训练的强度和训练的时间上。训练的强度越大,加在双眼前三棱镜的量就越大,促使双眼内转的力就越大;训练持续时间越长,双眼就愈显疲劳,导致其融合力降低。一旦这两种力量失去平衡,就会发生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对于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可保守治疗0.5a,0.5a内无缓解可考虑手术治疗[57]。本例患儿在观察期同时进行弱视治疗,在双眼视力明显提高且较平衡,双眼斜视无缓解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术后进行逐渐增强的双眼视训练,同时患者双眼视力明显提高,所以较快建立了立体视觉。
【参考文献】
1张方华.急性共同性斜视.中华眼科杂志1985;21:49
2张晓.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7;4:152
3杨小梅,许江涛.小儿急性共同性内斜视(附3例报告).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1;4:140
4杨景存.眼外肌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93197
5麦光焕.现代斜视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69
6张繁友,张立军,王丽晶.直肌边缘切开联合楔形切除矫正共同性斜视的定量研究.国际眼科杂志2007;7(6):13691371
7王宗华,邱岩,邸玉兰,等.共同性外斜视 79例手术疗效分析.国际眼科杂志 2008;8(2):42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