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近视度数达-10.00 D以上称超高度近视,其远视力不易矫正,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此类近视的治疗方法颇多[1~5],但多没超过治疗前的矫正视力水平。我院1998年12月1日~2000年6月30日应用低度人工晶体置换透明晶体的超声乳化术对12例23眼施行了手术矫治,获得较为满意的视力矫正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均为张家港中心医院和南通眼病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病人,12例23眼,男6例(独眼1例),女6例;年龄11~65岁,平均35.3岁。屈光状态:-10.0 D~-26.0 D,眼轴长27.41~34.21 mm;角膜曲率K1 39.5~41.25,K2 38.75~41.25;散光在(-1.0±0.25)D以内。晶体情况:皮质透明,核密度高;眼底能清晰可见。眼底后极部都有程度不一的脉络膜退行性变化和均有不同程度的后葡萄肿,对23眼均行三面镜检查。5例11眼的视网膜周边部有变性和干性孔。并对每只眼均行眼压、视野和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2例4眼行后巩膜加固术,5例11眼行多波长网膜变性区光凝术,裸眼视力0.02~0.1。每例都行电脑验光和检影法验光检查,矫正远视力在0.2~0.4,裸眼近视力均在1.0以上(<3 cm)。
1.2 病人选择 一般按下列标准选择治疗对象:(1)远视力矫正不能超过0.3~0.5者。近视力较好,要求在1.0以上(不限距离)。(2)晶体透明,核密度高,能清晰看清楚眼底。(3)辅助检查结果测IOP、VEP、ERP,视野均在正常范围内。(4)近视度数在-10.0 D以上,散光在-2.0 D以下者。(5)视网膜中周部正常,或有网脱危险因素而已给予多波长或氩激光光凝3周以上者。(6)重度后巩膜葡萄肿者先给予后巩膜加固术达3个月以上者。
1.3 术前检查
1.3.1 常规检查 对每例需手术者都行眼压、前房角镜、三面镜、裂隙灯、检眼镜、视野、视力、视觉电生理验光、AB超等检查,排除青光眼、视网膜脱离、黄斑病、视神经病等眼底病的存在。尿糖和血糖定性定量检查排除糖尿病,血、尿常规、心电图、血压列为常规检查。
1.3.2 人工晶体度数测算 一般按SRK分式测算每只眼人工晶体度数,术前选好适当人工晶体,最小为-4.0 D,最大为-9.5 D。
1.4 术前用药 术前给予Vit C、Vit B6、Vit E、肌苷、消炎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眼组织抗氧自由基的能力,防止术中出血。
1.5 手术方法 按常规眼部消毒,球后麻醉,上方角膜缘行小切口。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均用Storts超乳机和Zees手术显微镜施行撕囊,并行囊皮下、皮质和核分离,然后用超乳头碎核吸出晶体物质,再按手术常规植入人工晶体,吸尽黏弹剂。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单眼包扎。
1.6 术后护理 术后第一日换药,每日点抗生素眼药水和FML眼药水1个月。如有术后前房反应,每日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1~4天。如有眼压升高,则静脉内滴注20%甘露醇250~500 ml,1~2次/d,连用1~2天。
2 结果
2.1 治愈标准 治愈标准为:(1)虹膜无后粘连,瞳孔圆、小,活动度灵敏,人工晶体居中,无倾斜,后囊膜无皱褶。(2)裸眼视力在0.5以上。(3)过矫或不足在±1.0 D 以内。
2.2 治疗结果 随访3~12个月,平均(5±0.5)个月,23眼之裸眼视力均在0.5以上,其中达1.0为3例5眼,达0.8为15眼,无并发症发生。
2.3 不能矫正的原因 2眼为角膜薄瘢痕,6眼为角膜散光,过矫为2眼(0.5~+1.0)D,矫正不足8眼(-0.5~1.0)DS。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