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学术论文汇编 >> 2006第十一届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刊登摘要 视觉科学与视觉生理

http://www.cnophol.com 2009-2-13 11:24:09 中华眼科在线

  视觉科学与视觉生理             19                                      AB0696

  记录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测中通频带设定对记录结果的影响

  张莹 喻长泰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  湖北武汉市武珞路97号  430063

  目的: 观察两种常用前置放大器通频带对记录正常多焦视网膜电图反应和检测视网膜疾病时的影响。

  方法: 采用德国罗兰公司RETISCAN3.20多焦视网膜电图系统,在前置放大器内设定两条通频带(10~100HZ和10~300HZ)。同时记录三组单眼103个刺激单元的mERG。第一组:23名正常人;第二组:18名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第三组:14名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比较通频带之间和测试组之间mERG的振幅和潜伏期。

  结果: 正常组的平均振幅和潜伏期在两个通频带中相似,但是10~100HZ通频带记录信噪比较高,个体变异性较低。在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10~100HZ通频带记录比10~300HZ通频带记录显示出更多的潜伏期和振幅异常。在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中,10~100HZ通频带记录比10~300通频带记录显示出更多的潜伏期异常。无论哪种通频带,糖尿病患者的潜伏期比振幅更容易出现异常。在潜伏期的测量中,则10~100HZ通频带设定更优良。

  结论:10~100与10~300HZ两种通频带相比,10~100HZ通频带能检测出更多的视网膜功能障碍。

  视觉科学与视觉生理             1562                                      AB0697

  非遗传性黄斑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初步探讨

  徐国兴  洪金针*   侯丽枫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350005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测视网膜功能。方法:对23例(25只眼)非遗传性黄斑病变者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测,提取一阶反应(FOK)的P1波振幅密度、振幅均值、潜伏期各数值与正常人42只眼的各数值进行比较,及视力不同程度下降各组间的比较。结果:25只黄斑病变眼的振幅密度、振幅均值较正常眼明显下降,p<0.01。潜伏期无明显差别,p>0.05。视力中度下降的仅1环振幅密度、振幅均值下降,余四环无显著差别,视力重度下降的1、2环振幅密度、振幅均明显下降余三环无显著差别,潜伏期均无明显差别。说明视力越差振幅密度、振幅均值越低,其视功能越差。结论: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测技术对于后极部视网膜尤其是黄斑部功能的了解有其独特的作用。

  视觉科学与视觉生理             1853                                      AB0698

  视觉电生理在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段俊国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实验室  610075

  在眼科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中对视功能的了解和判断、评价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视觉电生理是在眼部及视皮层部位客观记录到的生物电反应,在临床运用中可以对视功能客观评价,并根据不同类型的电生理检查可以对病变进行定位的诊断,并且视觉电生理的检查以视功能的检查是客观和无创的。在药理研究中常常需要评价实验动物的视觉功能,由于实验动物无法进行如视力、视野和对比敏感度等心理-物理的视功能检查方法。而视觉电生理这种客观的视觉功能检查方法对实验动物的视功能检测的有效方法,并且无创可以重复进行。

  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在上世纪80年代建立了中医药视觉生理实验室,引进了眼科的视觉电生理设备和技术用于中医药的研究。运用视觉电生理的方法对眼和经脉的关系,针刺影响视觉功能的部位和原理等中医药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一些重大的疑难疾病,复制了这些疾病的病理动物模型,采用视觉电生理的研究方法对这此动物模型进行了研究,评价中药对视觉功能的影响及并对中药的对视觉功能影响的作用部位进行了研究,如视网膜静脉阻塞、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进行了研究。

  1.用激光制作了家兔的眼底出血模型,利用闪光视网膜电图对家兔的眼底出血模型进行了视功能的评价,并研究了不同中药对其视功能的影响。

  2.对家兔前房灌注甲基纤维素和生理盐水直接加压的高眼压动物模型分别采用闪光视网膜电图和多焦视网膜电图研究了高眼压对视功能的影响和中药对视功能的保护作用。

  3.运用闪光视网膜电图和多焦视网膜电图对化学物链脲佐菌素诱导的高血糖大鼠和自发性高血糖GK大鼠进行了视功能损害的研究,并对比研究了益气养阴、通络明目中药和西药导升明、递法明等对高血糖状态下视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

  4.通过闪光视诱发电位对不同时期形觉剥夺的大鼠进行了视觉和视皮层功能的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大鼠的视皮层和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并观察了补益肝肾、活血明目中药对形觉剥夺大鼠视功能的影响。

  综上所述,视觉电生理的检查是一项广泛运用的眼科视觉功能评价方法,是临床中用于客观评价视功能的方法,在药理实验中视觉电生理的检查可以对视功能进行客观的评价,是进行视觉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视觉科学与视觉生理             1880                                      AB0699

  中药对衰老大鼠白内障防治作用的研究

  赵平  李慎乐  白瑜  张玉玲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050051

  目的 研究制首乌、北沙参、紫丹参抑制白内障、保肝抗衰老作用。方法 将30只2月龄大鼠平均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中药治疗组。后两组通过D-半乳糖皮下注射制成衰老模型,治疗组同时给予制首乌、北沙参、紫丹参三味中药每日两次灌胃。40天后分别检测三组大鼠晶状体组织中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的活性,并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衰老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相比晶状体中SOD、GSH-Px活力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中药治疗组大鼠晶状体SOD、GSH-Px活力与正常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较衰老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且MDA活力较正常组和模型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对肝细胞凋亡呈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制首乌、北沙参、紫丹参三味中药联和应用可以改善肝细胞活性,并通过其抗氧化损伤作用,延缓白内障的发生。

  视觉科学与视觉生理             2195                                      AB0700

  不同屈光状态患者视敏度的变化

  李莎  孟晓红 周素君 余延基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 400038

  目的 :观察不同屈光不正状态视敏度的变化

  方法: 初步对我院学生(20岁-25岁)共115眼,常规检查眼底、验光、配镜、无青光眼病史及其他眼病史等,分别按屈光度数分四组,I组:正常组35眼,II组:低度近视组(-0.5D—-3.00D)17眼,III组:中度近视组(-3.00D—-6.00D)28人52眼,IV高度近视组(-6.00—-7.00)6人11眼,分别采用OCTOPUS101全自动视野计,用TG2进行30度范围视野检查,检查前分别暗适应5分钟,患
者两次检查经验以上,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检查完毕计算机自动分析结果。

  结果: I组:正常组35眼,颞上象限视敏度(MS):26.1DB+-1.44DB,鼻上象限:26.4+-1.67鼻下象限:27.2+-1.55颞下象限:27.0+-1.87;总:26.7+-1.46。II组:低度近视组17眼:颞上象限:25.4+-0.9鼻上象限25.7+-1.1、鼻下象限26.8+-1.2颞下象限26.6+-1.3总:26.2+-0.8  III组:中度近视组52眼,颞上象限25.2+-1.58鼻上象限25.3+-3.71鼻下象限26.9+-1.79颞下象限26.6+-1.45,总26.3+-1.33  IV高度近视组11眼,颞上象限24.8+-1.37鼻上象限25.1+-0.94鼻下象限26.4+-1.41颞下象限26.1+-0.9,总25.7+-0.75。

  结论: 从以上总数值看下象限视敏度均比上象限均高,近视度数越高视敏度越低,因此,对屈光不正视力正常患者进行视敏度观察,为临床病变视敏度比较与观察提供指导作用。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来源:本站原创)(责编:xhhdm)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2006,第十一届眼科学术大会,刊登摘要,眼科论文,视觉科学与视觉生理)的信息
  热门图文

倾力总结美貌后天养成

眼睛瞬间放大1倍的眼线

隐形眼镜别放卫生间

三大坏习惯会产生鱼尾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