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正勤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
一、低视力的标准:
参照1973年WHO制定的低视力标准:1级≥0.1<0.3;2级≥0.05<0.1。
我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标准:一级低视力<0.1~0.05,二级低视力<0.3~0.1。
二、低视力视网膜病患者的发病及病因:
国外眼底病变所致的低视力患者发病率为11.10%,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对儿童低视力眼底病变的统计数大约为10.2%,目前尚未见到老年人低视力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统计数,预测这个数字可能会远远高于儿童的发病。主要病因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黄斑区CNV、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等)、高度近视眼底病变、视网膜动脉阻塞和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遗传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外伤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肿瘤、其他等等。
三、低视力视网膜患者视功能评价体系及方法
包括:(一)主观评价:1、视力,采用国际上评价低视力的B-L的LogMAR视力表;2、视野检查是低视力患者接受教育、工作定向和活动训练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计算机自动视野仪专用的低视力检测程序如OCTOPUS101-LVC和LVP,特别注意黄斑部光敏感度检测。3、对比敏感度检查能反映视觉系统一系列神经通道中,每一通道与其特定的、很窄范围的空间频率和方向性投射的特定的敏感性范围。4、色觉检查,低视力视网膜患者黄斑区结构受破坏的程度越严重,则色觉的异常越明显,早期黄斑病变的色觉比正常人差,提示了结构改变和色觉异常的相关关系。另外立体视、Amsler卡(表)、低视力阅读、暗适应评价、眩光检查等对低视力的视功能评价。(二)客观检测:视觉电生理系统的检查和评价,
四、低视力的视网膜病患者视功能评价在临床应用
(一)常见导致低视力的视网膜病变
1、 中浆病(CSCR):是目前治疗和随访中视功能评价较完善的一组病例。2、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DR)3、视网膜色素变性(RP)4、高度近视眼底病变5、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二)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视功能评价 近些年玻璃体切割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为严重的视网膜玻璃体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患者多为低视力。如何在眼部结构修复后,将心理物理和神经生理的方法结合起来,从患者的主观感觉和临床视功能的客观检测来综合评价术后的单眼和双眼视功能,对医生观察治疗效果和提高医疗质量;对患者提高视觉满意度和改善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