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正 中山大学 中山眼科中心
隐匿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主要有三大类:
1. 隐匿性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病变(occult retinal and choroidal vascular disease),其中常见老年黄斑变性的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horoidal neovascularzation,CNV),这类病变主要通过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以鉴别。
2. 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occult macular destrophy, OMD),临床主要表现:视力进行性下降,眼底检查和荧光素血管造影未见异常,发病年龄一般在16~74岁,95%患者在20岁以上开始发病,诊断基本要点:视觉电生理检测,常规ERG显示明视视锥反应和30Hz反应降低,暗视视杆反应和混合反应近正常,局部ERG黄斑区反应明显降低,多焦ERG显示视网膜中心区域反应降低。本病为遗传性病变,但也发现有些患者无家族史。OCT显示有些患者黄斑中心区厚度变薄。
3. 急性局灶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 AZOOR),临床主要表现:有中心闪光感,急性视力损害和视野缺损,在急性期眼底检查和荧光素血管造影可未见异常,有些视网膜可见局灶区“白点”综合征,多发性渐消性白点综合征或点状内层脉络模炎等表现,但随访后这些症状消失。发病年龄多数为年青者,大多数为单眼。诊断基本要点:视觉电生理检测,常规ERG不仅明视视锥反应和30Hz反应降低和潜伏期延迟,而且暗视视杆反应和混合反应也受影响,呈现降低,Ops削弱。 EOG的光峰值降低,PERG的P50振幅降低。mfERG显示相应于自动视野计测试到视野缺损部位的反应降低。
以上2,3二类疾病必须与视神经病变相鉴别。
4. 其他病变
隐匿性视网膜脉络膜大血管缺血 隐匿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隐匿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