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还可以活多久?”郭冰(化名)忧心忡忡地问我。
40岁的郭冰是上海知名外资企业的市场部总监,由于要发展事业,她选择了晚婚。婚后,她听说生育年龄越大,婴儿出问题的概率也会越大,便与丈夫商量,计划尽快生育。谁知道,就在一次孕前妇科检查中,医生发现郭女士已患上了乳癌,并且已是晚期。
我还能再活几年?其实每个病重的患者都想知道,尤其是肿瘤患者。他们经常会盘算剩下的时间,并希望从医生口里得到所谓的权威证实。有勇气的患者会直接开口问,令人担心的则是旁敲侧击,如:“我听说美国有一种新药可将乳癌患者生存期延长十年之久,是不是真的?”
医生通常会用存活中位数来回答病人或家属关于剩余时间的询问。“存活中位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平均数。从统计学角度来说,它是将多位有相同病情的患者的存活期由短至长地排列出来,再取其中间的数字来作为一个参考标准。换句话说,有一半的病人可能活得比中位数短,另一半则可能活得较长。因此,当医生向病人说,根据现今医学统计,你的情况应该可活两年,正确的理解是病人有一半概率会在两年内去世,也有一半机会再活更长时间。
用中位数算出存活期不难,告知患者这个数字却不轻松。对于一个癌症病人来说,要面对患癌这个事实已需很大的勇气,若要再向他宣告其剩余的生存时间,不免有点“残忍”。再加上存活中位数只是一个参考数字,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病情发展程度以及患者本身的抗癌意志等,都是影响其实际存活时间的重要因素。
刚当上肿瘤专科医生时,我总是老老实实地有问必答。但随着从医经验的增加,我常想不断寻找一些更合适的答案。
“医生,以我现在的病情,还能活多长时间?”郭女士见我沉默,再次提起刚才的问题。
“我不知道,但我可以估计。你是不是真的想知道?”我回答。
“是有一点想知道,但我又怕……”郭女士老实回答道。
“那么你为什么想知道,是不是想利用剩余的时间来处理好你中断的事业?”
郭女士望着丈夫,说:“当然不是,只是以前陪老公的时间太少了,想在剩下的时间多陪陪他,让他高兴点。”
“只有你开心,你丈夫才会高兴。剩余时间长短不重要,只要好好治病,就会有希望。”我认真地对她说。
根据医学评估,郭女士的存活中位数只有两至三年的时间。但事实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合理的化疗、放疗及手术等手段,经过多学科的综合治疗,郭女士很有可能再活七到八年。但如果当时就告知她推算出的存活时间,就很可能挫伤其抗癌积极性。
诚然,患者有知情权,尤其是癌症病人,但他们想知道的只是好消息。如何在病人知情权及对其整体治疗影响之间作出一个最合适的选择,使两者趋于平衡状态,或许是医生要过的一个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