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云
陈翠贞(1898~1958)我国儿科医学的开拓和奠基者之一。曾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儿科系主任及附属儿科医院院长。
陈翠贞教授是我最尊敬、最亲近的老师,每当怀念她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问自己是否已成为她要求的一名合格学生。
我至今仍记得在重庆歌乐山做医学院学生时,几乎每天傍晚返回宿舍时,都能看到她在居住的平房前的园子里,坐在一把籐椅上,捧着书本,在落日的余晖下,聚精会神研读资料的情景。
陈教授是考取“庚子赔款”的第一批公费留美的女学生,1924年毕业于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特别优秀,她荣获该校授予的“金钥匙”,成为该校学术团体终身成员,后返回祖国任北平协和医学院儿科医师。她于上世纪20年代书写的英文病历,至1960年仍作为该医学院学生外语学习的补充教材。
在担任上海医学院儿科学一级教授、儿科医院院长期间,她的医教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十分繁忙,社会活动也多,但她每天仍能挤出三四个小时的业余时间学习。她查房从不迟到,余下时间很少与人闲聊,总是抓紧时间阅读文献或伏案整理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她已年过半百,为了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她坚持每天听半小时俄语电教广播,自学俄语达4年之久,能带领讲师、助教们翻译俄文小儿传染病教学课件。除了精通英语,自学俄文外,她还粗通德、法二文,这使她能博览群书。
陈教授讲课很受学生欢迎,她善于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抗日战争时期,后方条件十分艰苦,学校里没有一本正式教科书,参考书也极少。陈教授自编讲稿,用英语讲课查房,娓娓道来,细细分析,使学生记得牢,用得着,很受欢迎。在陈老师的启发下,我下功夫手抄了一本英文的实习手册,以后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用了多年,帮助很大。
新中国建立之初,陈翠贞急切地向领导提出,儿科与其他内、外科不同,服务对象是以年龄划分的,生理病理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急需建立一个专门为儿童服务的医院。1952年,她亲自率领上医三个附属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和西门妇孺医院)的儿科医生、护士等建立了附属儿科医院,并任医院首任院长。此后,又于1955年受托建立国内第一个儿科系的教学新模式。1956年国家下达新任务,即拨调儿科医院1/3以上的业务人员远赴四川筹建重庆医学院儿科医院。陈院长身兼数职,奔波于沪渝之间,任劳任怨,在医院管理上也取得了宝贵经验。
陈教授处处事事为小病人着想。我记忆十分清晰的是,她每次查房时都要先观察病人,如果当时小病人睡着了,她绝对不检查孩子,并告诫跟随查房的下级医生说:“让孩子好好休息是我们的责任,绝不可打扰他。”天气寒冷时,她一定要护士为他准备一个热水袋,摸触小病人前一定要把双手和听诊器等用热水袋焐暖。她开处方,总要核算一下费用,给予病人最有效又最低廉的治疗。如果有的病家仍然付不起,她就慷慨解囊,予以帮助。
陈教授不但重视医疗工作,而且很早就认为医护人员要走出医院大门去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上世纪40年代末,她就让在中山医院任住院医师的我去教育局办的幼儿园,承担正常幼儿们的卫生保健工作,每隔1周~2周去一次,指导那里的保健老师开展日常保健,为孩子做定期体检,督促制订幼儿食谱等。她还在1954年在儿科医院建立独立的儿童保健科,除接受正常儿童系统监测和予以保健督促外,还轮流派医务人员走向社区开展儿童保健,如从新生儿入户访视开始,定期要求家长带孩子来儿保门诊随访等。
1950年,陈教授担任首任中华儿科杂志主编。她发动大家重视临床科研和总结,积极投稿,进行国内外交流。此前,为了培养我国儿科医学的接班人,她还积极组织期刊读书报告会,每月一次,由各位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轮流准备选题,向全科室报告,让大家跟上儿科医学的新进展。
(作者刘湘云,1945年国立上海医学院医本科毕业,原上医附属儿科医院院长、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