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华 毕宏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中心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250002
目的:评价UBM对二期后房型IOL植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30眼散瞳后,裂隙灯看不到残留后囊膜情况,需行二期IOL植入的无晶状体患者,术前用UBM观察周边部残留囊膜范围,初步选择后房型IOL的类型和植入方式;术后3个月观察IOL位置,并分析患者的视力、眼压、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变化及IOL色素沉积情况。
结果:术前根据UBM显示残留囊膜情况,将IOL分为折叠式和非折叠式2种类型,并计划3种方式植入,分别为A组:睫状沟支撑型折叠式IOL植入(13眼);B组:仅一襻睫状沟缝线固定非折叠式IOL植入(9眼);C组:两襻均睫状沟缝线固定非折叠式IOL植入(8眼).此结果与术中显微镜直视观察所见一致,均按原计划成功植入IOL.术后3个月时,均无IOL脱位发生。UBM示IOL位于角膜中央后的距离3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IOL襻的位置有所不同。3组之间角膜内皮数量、眼压变化差异及IOL表面色素沉积发生率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UCVA≥术前最佳矫正视力A组好于B、C组(P<0.05);3组BCVA术后均≥术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屈光度A组小于B、C组(P<0.05).
结论:UBM可作为二期后房型IOL植入术前IOL类型选择及手术方式的依据;且对术后探讨并发症可能机制意义重大。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