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结膜及泪器病 785 PO0219
角膜器官培养保存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实验研究
刘涛 潘志强 王立 李纳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100730
目的 建立角膜器官培养保存方法,探讨保存后的角膜特性,确定保存的角膜用于移植的可行性。
方法 选用特定的胎牛血清保存液,密闭保存新西兰白兔角膜于32℃恒温箱中,在保存后1-4周的不同时间点,无菌条件下将角膜从保存液取出转入高渗透压的脱水液中脱水48小时备用;而后对比保存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厚度变化,并观测角膜内皮组织学特性和保存中污染情况;器官培养保存后的兔角膜作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观测术后一周内植片情况;使用荧光标记的抗MHC-Ⅱ分子抗体标示保存后的角膜中树突状细胞,观测其分布和保存后变化特点。采用上述实验方法,对比保存前、保存至第4周的恒河猴角膜内皮细胞、角膜中央厚度变化。
结果 我们成功的建立了角膜器官培养保存方法。对保存的角膜检测发现,保存中角膜的污染率约9.1 %;保存4周内的兔角膜脱水后均透明,第1、2周时,角膜外观光滑平整无皱褶,保存至第3周时,角膜后弹力层周边区有细小皱褶,保存至第4周时,全角膜有明显皱褶;保存1-4周的兔角膜未见内皮细胞脱落,保存1-3周的内皮细胞形态规整,大小均一,保存4周的部分内皮细胞形态欠规整;器官培养保存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随保存时间延长而下降,保存4周后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下降15.7%;兔角膜中央厚度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保存至第4周的角膜中央厚度可达0.7mm;组织学观察可见兔角膜内皮细胞与后弹力层贴附紧密;表达MHC-Ⅱ分子的树突状细胞分布于保存前、保存1-2周兔角膜的角巩膜缘上皮层,角膜保存至第3周后即未能检出该种细胞;同种异体兔角膜移植术后7天内植片透明,无原发角膜植片功能衰竭。保存到第4周的恒河猴角膜后弹力层皱褶轻微,内皮细胞密度下降12%-26%,脱水后角膜中央厚度比保存前增加0.01-0.10mm。
结论 建立的角膜器官培养保存方法可以使保存的角膜在一定时间内维持活性,角膜的免疫原性下降,可以满足临床要求。
关键词 角膜;器官保存;角膜移植;树突状细胞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