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忠 郭启英
甘肃省武山县人民医院眼科 741300
目的:为探讨测试精确的视力表,笔者设计了圆形视力表。
方法:以9√10 倍十进制增率,视力小数记录,取1′视角,以眼结点为圆心,5米半径圆弧所对之弦为圆形视标笔划宽度。选用507例1014只眼,与对数视力表对比验证。为免与国际标准视力表小数记录混淆,在视力记值右上角标“˙”,以示区别,读作“圆形记录”。
结果:绘制圆形视标,由同心圆的内圆和外环组成。内圆上布1、2或3个黑辨点,黑辨点与黑辨点之间距与该视标黑辨点直径相等,外环宽度是该视标黑辨点的直径,其上布有16个与该视标黑辨点直径相等的白圆点。黑辨点至该视标外环间距是该视标黑辨点之半径。圆形视力表为一开纸张,视标排列从上至下12排,第1排2个,第2排4个,第3排6个,第4~12排均8个,共84个视标。各排视标列、行距与该排视标的直径相等。被检者以读出视标内圆中2、3个黑辨点数目而测得最佳视力。1.0˙为正常视力,1.1˙以上为超常视力,0.9˙以下为异常视力。与对数视力表对比,检出5.2~5.3视力者279只眼,1.0˙视力者292只眼,X2=0.156 P>0.05 说明对数视力表5.2~5.3视力者相当于圆形视力表1.0˙视力者。
结论:圆形视力表设计符合Weber-Fechner定律,视标增率十进制几何级数递增,视力小数记录算术级递减。便于视力比较、平均和统计。圆形视标的辨认是点与点间关系的识别,更确切反映视网膜几何成像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