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科学与视觉生理 1844 PO0734
持续高血糖对大鼠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影响的研究
张富文 段俊国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实验室 610075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在造模后6个月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变化情况,研究高血糖对大鼠视功能的损害。
方法:SD大鼠30只采用STZ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3天后血糖高于13.6mmol/L的动物纳入实验,血糖未升高者再行注射STZ。在造模前和造模后1周、2周、1月、2月、3月、4月、5月和6月分别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记录评价,每次选取10只造模动物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的记录。记录仪器采用德国罗兰公司生产的RETISCAN3.15系统,参照ISCEV对临床记录mfERG的指南的方法进行mfERG的记录,大鼠麻醉、散瞳并固定。电极安放:正电极直接置于角膜内,负极插入前额皮下,地电极插入尾巴。选取61个六边形刺激图形,m序列为标准的一阶反应,可选刺激间隔为8frame/秒,刺激范围为30度,通频带为5~100HZ。对总波形、和各环和各象限的波形分别进行分析。
结果:随着高血糖状态的持续mfERG的N1波和P1波峰潜时有延长的趋势,且P1波的峰潜时延长比较明显,但各组之间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而N1波和P1波的反应密度也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的降低,其中N1波的反应密度在各时间点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而P1波的反应密度在造模后一周即开始下降,从造模后两周开始就下降很明显与正常大鼠比较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1)。从第3个月开始P1波的下降趋势逐渐变缓,第3、4、5、6月的P1波反应密度虽有下降但各点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TZ糖尿病大鼠在两周即可出现视功能的损害,并随着高血糖状态的持续而不断加重。N1波振幅是高血糖损害视功能较为敏感的一个指标。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