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宏生 吴建峰 董丛 卢秀珍
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中心/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 250002
目的:探讨和改进兔眼外伤性PVR模型的制作方法,以提高模型制作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方法:选用蓝青紫兔20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择角膜缘后2mm和3mm做与角膜缘平行的穿透性巩膜外伤切口,长8mm,剪除脱出的部分玻璃体,玻璃体腔内注射0.4ml含血小板的血浆后缝合伤口。术后1周通过裂隙灯、眼科B超和眼底镜等观察并比较PVR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情况。
结果:采用角膜缘后2mm巩膜切口组发生不同程度并发性白内障的有8只(80%),而采用角膜缘后2mm巩膜切口组仅有2只(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m巩膜切口组发生PVR的有5只(50%),3mm巩膜切口组发生PVR的有6只(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关于本文论述的外伤性PVR兔眼模型的制作方法,文献上记载常选择角膜缘后2mm巩膜切口。但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兔眼晶状体的特殊构造,该法在操作中难于控制,极易引发并发性白内障,使实验人员无法观察眼底变化。因此,我们建议选择角膜缘后3mm巩膜切口;同时,在进行巩膜穿刺及含血小板的血浆玻璃腔注射时,刀锋和注射针头进入眼内时方向不应与球壁垂直,而应朝向眼底后极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有利于观察病变的发展变化,同时不降低PVR的发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