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误解中突围
女作家六六的新作《心术》,引发了许多医务人员的强烈共鸣,我读罢大呼过瘾。
对百姓而言,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医生,却又要时时猜疑医生的所作所为;对医生而言,患者是衣食父母,却又随时有可能变为冤家对头。医生与患者是互相对立的吗?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一点。但目前的事实是,有些患者甚至认为“医院是患者的险地”。在误解中,医务人员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正在逐渐消失。
在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即便在当代,医护人员也曾被尊称为“白衣天使”。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医护人员的形象开始慢慢变得暗淡。为什么现状会让人如此尴尬?且不论我国医疗管理制度上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完善,就是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也在中间扮演了“推手”的角色,有时甚至表现出一种矫枉过正的态度,报刊、电视、互联网上,有关医疗事故、假药假医生的报道连篇累牍……这些用个别代表一般、用现象代替本质的报道,很容易让社会公众误解整个医疗行业。也许正如六六所说,在医患间痛苦的关系中,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不能简单地用白纸黑字来定义。只有政府的投入和医疗体制的改善、医患之间相互的信任、医生的仁心加仁术,才可能改变当前的医患关系现状。
所有伟大的医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那就是坚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承诺,尊重生命。我也相信,对于那些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务人员,患者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我不知道六六能否通过《心术》实现她写作的初衷——在医患之间架一座桥,让两者从相互怀疑敌视转为相互理解信任。但我希望,这本书能打开一扇窗户,让更多的光照进来!
浙江杭州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邹 紫
大度“拜谢”患者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已经35年了,我目睹了不少医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读完《心术》一书,我发现医患之间的问题就像一只内藏黄金的魔盒。目光短浅的人拿在手里只会大叫疼痛,乞求上帝让它快点离开;志存高远的人虽被炙得满手起泡,却仍在努力寻找那把神秘的钥匙,并终将有所收获。
近些年来,频繁的医患矛盾让人揪心,甚至有的医生被吓住了,惶惶不可终日,连病都不会看了。还有的医生自恃强者,学会了盛气凌人。当患者提出疑问时,劈头盖脸就是一句“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在医患间竖起一面墙,容不下批评,也容不下病人的建议。这样一来,一旦医生出了差错,患者就会把它放大,还能赢得来自社会各方的同情,将医生置于绝境。
很多时候,仅仅因为人们看问题的视角不同,事情的结局就大相径庭。如果病人对医生的用药有异议,医生不妨大度一些,把你的想法解释清楚,尽量争取病人的合作。医患之间有一点不同意见,是诊断治疗中的润滑剂。由此,我们应该感谢患者,是他们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当患者投诉你时,他也是在提醒你的不足。这时你要做的,就是设法弥补被患者放大的窟窿。这是一个很好的自我成长的过程。
曾有患者撕扯我的衣服,曾有患者将唾液喷在我的脸上,甚至有的患者家属落井下石,不给我丝毫解释的机会。于是,我选择默默地去做,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修炼人文精神。我相信,拿出勇气、拿出行动,成见就会改变。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缪新权
医患沟通的钥匙
《心术》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医生、一种真实的医患关系,以及现阶段医生强势不强、患者弱势不弱的社会现实,让人受益颇多。发生在医院的一个个故事,无一例外都是真实的医患关系的范本。抑或医者,抑或患者,都表现出共同向善的人本特性。医生是人不是神,患者也是人,不是不通情。关键在于,医生要用最佳的服务、最耐心的体贴去温暖、感化患者需要理解和关爱的心。《心术》呼唤医患平等,发出了我们医务人员共同的心声,值得我们共同品读。
陕西西安市阎良铁路医院 林远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