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哪里的病人最多,是大医院;哪里的车位最难找,还是大医院。但是基层医疗机构却少人问津。说到底,这是公共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分配不均导致的。如何化解这一难题,日前,省政协委员许勇刚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政策,深化医疗改革,在医疗人员、医疗设备上向基层医疗机构大力倾斜。
现状
不怕排队就怕耽误看病
生病了,你愿意就近去社区诊所,还是起早贪黑去大医院看病?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从他们的说法中不难看出,更多人愿意去昆华、红会等“三甲”医院。虽然大家不愿意去社区医院就诊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不放心。
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小区楼下就有一个私人诊所,摆着3张病床、一张桌子、一个药柜,从玻璃门看过去,床单被褥也不怎么干净,平时就只有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忙活,来这里看病的基本上是来昆明打工的。“怎么看怎么像黑诊所。”李女士如此评价。
另一位市民刘小姐是吃过亏。她家住在羊肠小村,村里有一个诊所,内科、外科、妇科等样样都看,有一次她身体不舒服就近到这家小诊所看妇科病,没想到看了半年,钱花了不少,病反倒越来越严重了。“就是想着村里的诊所便宜、方便,没想到这么不靠谱。”
原因
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市
尽管去大医院看病难,但仍有不少市民往里挤。究其原因,许勇刚介绍,这都是公共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市、而广大农村基层地区医疗设施又严重不足引起的。的确,县级卫生医疗机构缺乏卫生技术人员、医疗设施陈旧,特别是高素质的医疗人员奇缺,这造成基层医疗的卫生服务能力不强,病人宁愿舍近求远,也不愿意去小诊所看病,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大医院的负担。
建议
医疗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
在平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上,许勇刚表示,政府已经采取了多种尝试,如“万名医生下乡”、卫生支农、省市医院和县级医院挂钩联系等多项制度,将优秀的医生流动到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医疗人员技术水平,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许勇刚介绍,昆明作为医师多点执业的试点,目前有1156名优秀医师经过批准,到县级医院开展执业,通过优秀医生的流动,到基层为患者直接提供一些医疗服务。接下来,政府应加快改革和发展,将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并加大投入,合理配置卫生医疗资源,使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乡镇、县级等基层医疗机构得到解决。另外在待遇上也增强政策引导,使优秀医务人员愿意到基层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