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 论
我国的眼外伤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总结出一大批临床统计资料,为我国眼外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2]。但是,目前各地在眼外伤统计中采用的诊断标准不统一,有些较为复杂眼外伤的诊断会随着学者的工作经验,对眼外伤认识水平的不同而有差异,这难免会使不同来源的数据标准不统一,造成我国每年众多的眼外伤资料和结果无法进行统计比较,资源极大浪费。为此,要提高我国眼外伤流行病学研究的水平,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是目前被世界大部分地区所认可和采用的一种标准分类方法,我们采用了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ICD-10)中有关眼外伤部分分类方法。
本组眼外伤的年龄及职业分布较华峰[3]和李淑珍[4]的报道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统计的前3 位职业依次为学生、工人和农民。高发年龄为<10 岁和10~19 岁。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部分富余的工人调整到其他阶层一些行业,使得工人在眼外伤中的相对比例下降,同时人们的劳动保护意识有所增强;青少年喜欢追逐打闹,经常参加一些冒险刺激的游戏,同时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致使青少年眼外伤发病率提高,眼外伤高发年龄年轻化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青少年眼外伤造成的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负担更为严重,加强青少年的人身保护和安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全社会中广泛进行外伤后眼卫生宣传教育,对防治眼外伤致盲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当遭遇眼外伤时,如果是开放性伤口,一定要稳定患者情绪,避免哭闹、 揉眼以防止眼内容物脱出加重,并尽早到具备显微手术条件的医院诊治;如果是化学物质或热烧伤则应立即行大量清水冲洗受伤眼,并及时送医院诊治[5]。而对于各级眼科医生来说,针对每一个眼外伤患者的不同伤情,采用确切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尤其是眼球开放性伤口,伤后就诊及时、 治疗得当,可使眼组织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保护眼球完整,恢复视功能,减轻后遗症。
眼外伤首诊医院应迅速地作出正确的处理,严格掌握眼球摘除的适应证,尽最大可能恢复眼球的完整性,全身及局部应用广谱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类激素。正确的处理对于保住眼球,恢复伤眼的部分视功能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对交感性眼炎的认识逐步深入,外伤后交感性眼炎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本文仅2例发生交感性眼炎,占眼球穿通伤的0.18%,低于王玉英等[6]的报道。
眼外伤的防治工作,不仅是眼科医务人员的责任,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防治眼外伤的关键是预防,要向全社会宣传防治眼外伤的重要性,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同时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眼外伤的处理水平,使患者能及时获得正确的治疗,尽量减少感染、致盲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爱民. 国际疾病分类( ICD210) 应用指导手册[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671-674.
[2] 徐建锋,王雨生.我国大陆地区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状况[J].国际眼科杂志,2004,5(6):1069 -1076.
[3] 华峰.1236例眼外伤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8,20(3):257-258.
[4] 李淑珍.千例眼外伤相关因素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20-21.
[5] 张明芳,高文清.眼外伤住院病人503例统计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8,10(1): 62 - 63.
[6] 王玉英.眼球穿通伤后交感性眼炎[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0,12:79.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