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调节性内斜视是儿童斜视中的常见类型,其内斜度与远视性屈光不正或调节辐辏比例异常有关,通过配戴合适的眼镜可全部或部分矫正内斜视。本文通过观察68例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治疗后内斜视度的变化来探讨手术的最佳时机。
【关键词】 调节性内斜视
调节性内斜视是儿童斜视中的常见类型,其内斜度与远视性屈光不正或调节辐辏比例异常有关,通过配戴合适的眼镜可全部或部分矫正内斜视。本文通过观察68例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治疗后内斜视度的变化来探讨手术的最佳时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调节性内斜视患者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初诊年龄2.5~7岁,平均4.6岁。全部病例均为远视及复性远视散光,单纯远视14例,+2.5~+8.5D,平均+5.5 D;复性远视散光54例,+2.5~+10.5D(以等效球镜计),平均+5.25 D,散光+1.00 D~+5.5 D,平均+2.15 D。两眼屈光参差15例,1.25 D~3.50D(以等效球镜计),平均2.25D。斜视性弱视63例(92.64%),轻度弱视42例(66.66%),中度弱视18例(28.57%),重度弱视3例(4.76%)。
1.2 方法 全部患儿检查屈光间质、眼底、眼位、眼球运动,3.5岁以上患儿行视力、同视机及三棱镜检查,均用1%阿托品眼膏涂双眼,每日3次,连续3天后检影验光,配戴全矫远视镜片。有弱视者行弱视综合治疗。每个月复查1次视力及眼位,6个月、12个月、24个月散瞳检影,分别检查裸眼和戴镜后眼位,并根据视力和内斜视度数的变化适当调整镜片度数。
2 结果
全部病例初次检查裸眼斜视度为+150~+400,平均+24.60,验光配镜后戴镜斜视度为+100~+400,平均+20.80。6个月后检查,41例戴镜斜视度为+10~+60,平均+4.50,裸眼斜视度为+120~+250,平均+16.50,为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其余27例戴镜斜视度为+150~+300,平均+18.50,裸眼斜视度为+150~+350,平均+21.60,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12个月后检查,41例完全调节性内斜视戴镜斜视度为+10~+60,平均+4.10,裸眼斜视度为+120~+200,平均+15.20。27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戴镜斜视度为+150~+300,平均+200,裸眼斜视度为+150~+350,平均+22.60,有6例发生眼位回退。
24个月后检查,41例完全调节性内斜视戴镜斜视度为+00~+50,平均+3.90,裸眼斜视度为+110~+190,平均+14.60。27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戴镜斜视度为+150~+300,平均+20.50,裸眼斜视度为+150~+350,平均+22.80,有8例发生眼位回退。
3 讨论
调节性内斜视是共同性内斜视的主要类型之一,临床上较常见,是由于远视性屈光不正造成的过度使用调节,引起调节性辐辏过量所致[1]。多发生于2~3岁的儿童,多合并中度远视,以2~6屈光度者较多[2]。
本组患儿初诊时裸眼斜视度平均+24.60,验光配镜后戴镜斜视度平均+20.80,减少了+3.80,说明经充分的睫状肌麻痹后可解除调节引发的过度辐辏。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大多数伴有弱视,本组病例中弱视患儿占92.64%,通过配戴远视眼镜克服过度调节,配合弱视综合治疗,提高视敏度,加强融合能力。经过6个月治疗41例戴镜眼位已基本正位,为完全调节性内斜视,以后大部分患儿尚须配戴低度或中度远视镜以维持正位。27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治疗6个月后戴镜眼位减少+2.30,12个月和24个月基本无变化,其中8例还出现回退现象,这可能与内斜发生年龄小、戴镜晚、异常视网膜对应有关。由此可见,戴镜6个月后斜视度已基本稳定,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残余的斜视角应考虑进行手术矫正,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调节性内斜视要早发现、早戴镜、配合弱视综合治疗,大多数是可以矫正的。经过戴镜和弱视治疗6个月以上,内斜度减少至稳定才进行手术为宜。
【参考文献】
1 吴建妹,方开照.122例屈光性调节内斜视疗效分析.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9,7:84.
2 赫雨时主编.斜视.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