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平提高后老人一直想给社会献爱心,老伴和3个儿子听了老人准备捐献眼角膜的决定并没有反对,“我母亲说,人一火化啥都没了,还不如捐出去给需要的人。”
10月12日上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黄岛区分院,孙铁军替82岁的父亲孙锡林在遗体器官捐献协议上签了字。孙锡林是自9月底青岛有了器官捐献试点医院后首位志愿者,他也是岛城第229位眼角膜捐献者。
本着自愿、无偿的原则,今年82岁的孙锡林将在医院下达死亡通知后,将眼角膜捐献给青医附院。老人的眼角膜将用于医学研究。
孙铁军告诉记者,父亲的老家在平度,但一直在青海油田工作和生活。退休后,想要落叶归根的老人便在青岛黄岛区买了房子,2003年和老伴搬了过来。老人的身体很健康,视力也很好。但是自9月底,老人的眼睛充血,开始看不清楚东西。送到医院后,查出脑血管钙化导致脑多发性出血,从而压迫了视神经。10月8日起,孙锡林就进入了昏迷状态。据孙锡林的主治医师滕大夫介绍,孙锡林目前为中度昏迷,已经没有意识了。
按照孙锡林的意愿,孙铁军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将老人的器官捐献。9月27日,孙铁军向主治医师滕大夫提出申请。但由于老人的器官已经老化,不能临床使用,只能献出眼角膜用于医学研究。
孙铁军称,父亲退休前每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现在退休金能拿到7000多元,生活水平提高后老人一直想给社会献爱心,老伴和3个儿子听了老人准备捐献眼角膜的决定并没有反对,“我母亲说,人一火化啥都没了,还不如捐出去给需要的人。”孙铁军告诉记者,父亲平时也很有爱心,回平度老家时,经常帮助镇上的老乡。
青岛市红十字会三捐献办公室的副调研员张少芹介绍,孙锡林老人是青岛试点器官捐献后首位志愿者。同时,老人还是2003年以来青岛第229位眼角膜捐献者。以前,志愿者要捐给“红十字眼库”,但由于没有试点医院接收,整个捐献的操作过程很麻烦,也耽误了不少患者。
据悉,山东省共有近300例眼角膜捐献者,青岛在全省遥遥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