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眼视光学院在眼科中心新址举行了“清明节爱心奉献、文明祭奠角膜捐献者仪式”专题活动,旨在纪念逝去的角膜捐献志愿者们。
料峭春寒中,角膜捐献者的感人故事温暖了会场内所有人的心。李五金是一名普通工人,兢兢业业在工作岗位上努力了一辈子,曾在工作期间援助非洲,他的儿子李杨是公安南开分局广开派出所民警,活动当天来到会场讲述了其父临终前的故事。据悉,李五金在住院期间得知自己身患晚期肺癌后,主动要求接受实习医护人员治疗,帮助年轻医护人员提高操作水平。在与病魔抗争的四个月内,老人几次提出要捐献角膜,李杨看着枯瘦如柴的父亲实在不忍,老人却说:“儿子,我的身体已经快不行了,反正最后也是一把火火化了,不如就把角膜捐献出来吧,留给那些想重见光明的人们”。最后,家人协助其办理了身后角膜手续,一名平凡人用他传递光明的爱心之举诠释了奉献与无私。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副院长、眼科中心副主任姚进早在2005年就进行了捐献角膜的公证,在病危期间先后两次立遗嘱,志愿身后捐献角膜和遗体,同时将单位送去的慰问金作为人生的“最后一笔党费”,成为天津医科大学继朱宪彝教授后“双捐”的第二人。姚进曾用“痛不欲生,苦不堪言”描述自己的癌症生活,但他始终坚强乐观,第二次住院期间,妻子看其状态不好,便拿出第二封遗嘱让他填完。羸弱的身躯、潦草的字体,这背后显现出的却是姚进对医疗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姚进在遗嘱中写到“我要把光明留给需要的它人、我要给我的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我要在我的生命走到尽头时让我的遗体再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做出一点点贡献。”姚进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一名患尿毒症的女孩得知他的事迹后也做了“双捐”公证。
2010年5月底,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扩建,搬迁到位于华苑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复康路251号的新院址。2011年4月,全国首个“角膜捐献者纪念碑”在此处落成,2006年以来54位捐献者的名字也被篆刻在纪念碑上。2011年4月3日,“角膜捐献者展室”同期落成,展室内张贴了每位捐献者的照片和其生前身后的资料、图片和生动感人的事例。活动当天,捐献者家属来到展室祭奠亲人,许多人手抚亲人照片难掩心中悲痛,在场的工作人员也湿润了眼眶。
据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副院长、屈光角膜病专家赵少贞介绍,54位志愿者的角膜已通过角膜移植术用于因角膜疾病失明患者身上,至今已使90余位患者重见光明,但对于大量的需要角膜的患者来说,远远不够,专家呼吁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角膜捐献志愿者的队伍中,为社会奉献一片爱心,让人的生命更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