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学者研究发现,口服喹诺酮类药物可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该研究发表于4月4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2012,307(13):1414]。
该研究纳入4384例视网膜脱落患者和43840位对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正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患者发生视网膜脱落的风险增加(3.3%对0.6%),最近和既往服用该类抗生素与视网膜脱落风险无关。视网膜脱落风险的绝对增加值为4/10000人-年。无证据显示视网膜脱落与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或短效β受体激动剂相关。
从喹诺酮类药物致视网膜剥离看少见药物不良反应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肖永红
这项研究结果显示服用氟喹诺酮类患者发生视网膜剥离的可能性比对照组高4倍以上;同时该论文发现,只有正在服用喹诺酮类药物患者视网膜剥离的发生率才会增加,而既往(视网膜剥离发生前1周内)或过去(视网膜剥离1周至1年)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并不会导致视网膜剥离发生率增加,作者由此得出氟喹诺酮类药物致视网膜剥离作用属于急性毒性反应,与药物干扰胶原代谢有关,该作用可能与喹诺酮类药物致跟腱炎的作用相似。
该研究结果也存在一些瑕疵,例如研究人员只是分析了患者处方情况,并不能确定患者是否服用喹诺酮类药物;患者组糖尿病、白内障手术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研究称只有正在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者视网膜剥离发生率才高于对照组,而近期与过去服用该药则与对照组没有差异,而实际上,近期与过去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每一位患者也存在“正在”服用过程;如此等等。正如作者所说,目前仍然需要进一步开展药物流行病学调查,确认口服喹诺酮类药物与视网膜剥离之间的关系。
无论如何,从这一研究结果,我们需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的以下问题。
1.医生需要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少见与罕见药物不良反应。按照药物临床研究要求,新药上市需要开展Ⅰ~Ⅲ期临床研究,上市后需要进行Ⅳ期临床研究。但这些研究所涉及的患者数量有限,对一些少见或罕见不良反应的检出能力有限,需要在上市后持续关注大量患者的使用种情况,发现少见或罕见、特别是严重的不良反应。就喹诺酮类药物而言,上市后由于发生少见严重不良反应被撤市者包括替马沙星、格帕沙星等药物。
2.临床医师需要关注对一些特殊病例的观察以及后续研究,可能使更多患者免于承受类似痛苦。本研究所涉及的视网膜剥离是临床严重眼疾,可能导致失明,需要及时治疗;作者对文献回顾后发现已有4例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导致视网膜剥离的报道,按照作者推测,每年美国可能会有1440例服用喹诺酮类导致视网膜剥离的病例,这就要求临床医师须关注药物少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
3.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已经数十年,相关不良反应不断被发现,临床医生对此需要加以警惕。喹诺酮类药物除其常见胃肠道、神经系统、光毒性等不良反应外,所导致心脏、肌腱、血糖、严重肝损害等特殊不良反应不断被发现。本研究所发现的视网膜剥离现象更需要临床医生加以关注,对于存在相关危险因素患者,需要注意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