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 李雁 张军军
一、病例简介
患者男,15岁。因左眼视物变形、变小1周就诊。患者7岁时因颅面发育异常及身材矮小曾行全面身体检查。
实验室检查显示:尿甲苯胺蓝试验(+),血浆艾杜糖硫酸酯酶活性8.7 nmol/(h·ml)[正常值:400.1~666.6 nmol/(h·ml)];躯干及右上肢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右手和桡骨、颅骨变化、胸腰椎椎体以及双髋臼改变。
诊断:Ⅱ型粘多糖贮积病(MPSⅡ型)。
全身检查:患者智力正常,身高97 cm,头大,鼻梁凹陷,眼距增宽,双手指、足趾粗短,掌指关节、肘关节与膝关节伸直稍困难。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二尖瓣反流伴狭窄,三尖瓣反流,左室收缩功能正常。
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其母孕4产1,2次人工流产史,1次自然流产史。患者母亲及姨妈身体正常,3个舅舅身高均低于同龄人并有类似临床表现,均于10岁左右死亡。患者父亲三代家族史无异常。
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8,矫正1.0;左眼视力0.08,矫正0.4-1。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双眼眼前节正常。
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左眼黄斑区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右眼视盘下方可见小片有髓鞘纤维,余未见异常(图1)。
图1右眼彩色眼底像。视盘下方可见小片有髓鞘纤维
图2 左眼B型超声像。眼球壁增厚,视网膜局限性脱离
连续监测眼压2周共14次。眼压波动右眼19~26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16~21 mm Hg。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显示:双眼眼底未见异常。
B型超声检查显示:双眼眼球壁增厚(图2)。
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显示:左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内可见多个囊腔及神经上二皮浅脱离(图3)。
图3 左眼OCT像。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浅脱离,可见多个囊腔
诊断:MPSⅡ型伴左眼视网膜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
眼科未给予治疗,建议随访;全身因慢性心功能不全,内科服用地高辛等进行治疗。
二、病例讨论
MPS是因N-乙酰硫酸氨基半乳糖硫酸脂酶的缺乏,使其不完全降解产物在体内堆积,引起病理和临床变化[1]。MPS分为7个主要型,各型中除Ⅱ型为X性连锁隐性遗传外,其他均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传[2,3]。各型MPS均有慢性进行性的病程,表现为多系统受累,在眼部的表现比较常见,其中以角膜混浊、眼内压增高、青光眼、视网膜病、视神经肿胀和萎缩为主。
诊断MPS主要是根据典型临床症状,体征,骨骼X线改变和尿中粘多糖测定等综合分析。目前国内文献尚未查见MPS伴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的病例报道。
MPSⅡ型又称Hunter综合征,Frangieh等[4]认为超过50%的MPSⅡ型患者有视盘水肿及可能出现视野损害。MPSⅡ型眼部还可伴有视网膜色素变性、眼球突出、眼距过宽、视神经萎缩等,但与Ⅰ型相比发生角膜混浊者并不多见[5]。本例患者无圆锥角膜及角膜水肿表现。眼压稍增高可能与其眼球壁增厚有关。FFA检查未发现视网膜及脉络膜异常荧光改变,表明视网膜毛细血管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完好。我们认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囊样水肿和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与粘多糖不完全降解并在视网膜组织中堆积有关。目前,针对MPSⅡ型眼部病变主要对症治疗及局部酶替代治疗,全身性治疗有骨髓移植、酶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等,但治疗效果尚待观察。
参考文献
[1]蔺秋鑫,刘英杰.粘多糖贮积症Ⅳ型(A亚型)1例.黑龙江医学,2001,25:877.
[2]Wraith JE.Lysosomal disorders.Semin Neonatol, 2002, 7:75—83.
[3]Wraith JE.The mucopo1ysaccharidosis:a clinical review and guide to management.Arch Dis Child, 1995, 72:263 267.
[4]Frangieh GT, Traboulsi El, Kenyon KR. The mucopolysaccharidoses//Gold DH, Weingeist TA.The eye in systemic disease.Philadelphia:Maple Press company.1990;372—377.
[5]Beck M.Cole G.Discoedema in association with Hunter’s syndrome:ocular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Br J Ophthalmol, 1984. 68:590-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