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华网报道了一则《港大成功进行亚洲首例人工视网膜植入手术》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报道称,香港大学医学院已成功为一位因患有遗传性视网膜色素病变失明多年的女士植入人工视网膜,帮助她重新感受光影。那么什么是人工视网膜,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我们距离这项技术还有多远?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刘虎主任医师。
据刘虎主任医师介绍,如果用数码相机来做类比,人的眼角膜和晶状体就相当于镜头,眼球后方的视网膜就是是感光器件,视神经相当于同于连接感光器件和存储卡之间的线路,而大脑后部的视觉皮层则是存储卡和后期处理软件。一台相机性能好坏最主要就是要看它的“镜头”和“感光器”,同样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些疾病会让视网膜失去功能,从而使我们自己的“相机”无法感知任何图像。
香港大学的这一成果其实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但由于技术问题,未能实现。随着社会发展,眼科专家能够借助电子技术研制出人工视网膜,这是眼科治疗发展中的重要成果。“人工视网膜的原理和人工耳蜗的原理近似,实际是通过使用电流刺激依然完好的神经,让大脑能够接收到信号并认为感官依然在正常工作。在过去的20多年里,已经有数十万人通过人工耳蜗获得了听力,但是人工视网膜的进展却有些停滞不前。这是因为视觉系统复杂得多。我们所获取的信息中,有大约80%来自于视觉。人们至今也无法制造出性能堪比人眼的照相机,而感光细胞和视神经之间的精确对应关系也还是个谜。再考虑到技术的限制,一片人工视网膜芯片的大小一般只有数平方毫米,厚度只有不到100微米,想获得如人眼般精确的视觉,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刘虎表示,目前新闻中所报道的“人工视网膜”技术的适应症其实也是有局限性的,主要是针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两类疾病的患者,使用该技术后能够使这部分患者看到光影和大致轮廓。
在我国,由视网膜疾病引起的致盲比例越来越高,甚至可以排到致盲原因的第三位,所以大家对“人工视网膜”技术非常关心,但是由于该技术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要想帮助更多盲者重见光明,甚至重归社会,我们的科学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人工视网膜”技术以外,我们的专家还在致力于研究“使用干细胞移植定向分化变成视网膜细胞”的工作中努力探寻着,相信这一研究成果将更好的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眼睛发育和功能障碍的基本机制,并为更多盲人患者带去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