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表看,他是一个身高仅有一米五几的精瘦老头儿,但在病人和同事心目中,他却是态度最和蔼、最有耐心和爱心的“大医”。
他,就是四川省第二中医院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之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成荣。日前,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将王成荣作为全省医务人员“比、学、赶、超”的标杆。
■病人再多诊疗也不打折
王成荣几乎是医院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人,即便已84岁高龄,但他依然每天提前上班。慕名来求医的病人非常多,王成荣总是仔细询问病情,耐心倾听病人的叙述。当有的病人对治疗方案不认可时,王成荣总是仔细分析病情,解释自己选择治疗方案的原因。当遇上性情急躁的病人,王成荣总是耐心安抚,想方设法化解矛盾。
王成荣从来不嫌脏或因为害怕传染而拒绝诊治病人。有一次,一位妊娠剧吐的病人在就诊过程中呕吐了,呕吐物溅了王成荣一身,他没有责备病人,反而把病人扶到旁边休息,端来温水给病人漱口。事后,病人感激地对他说:“您是我见过的医术最高、态度最和蔼的专家。”
每当病人感谢王成荣时,他总是这样对病人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作为一名医生,你来找我看病,是对我们医院、对我的信任。”
■想方设法为病人省钱
在诊疗中,王成荣不但注重疗效,还总想着给病人省钱。病人就诊时带的院外检查报告或诊断书,他都仔细阅读,能不复查的项目就尽量不复查。
有的病人需要检查甲状腺功能,全套检查需花费上百元。王成荣通常先给病人检查促甲状腺激素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这样只需几十元,如结果确有异常,再行进一步检查,以降低病人的检查费用。
王成荣还优先选用效优价廉的药物。他开的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尽量简化。如“白莲散结汤”仅八味药,“三川汤”仅七味药,每服药都仅有十余元。王成荣认为,只要辨证准确,用药恰当,方剂组成虽然简单,治疗效果却可“药半功倍”。
多年来,王成荣不愿上调自己的挂号费,每次医院提出根据王成荣的专家级别,提高挂号费标准时,王成荣总是拒绝。王成荣常说:“现在病人看病的费用越来越高,我们不能再加重病人的负担了。”
汶川地震发生后,王成荣时刻担忧地震伤员,为自己不能亲自到灾区抢救病人深感遗憾。当震区的病人找王成荣就诊时,王成荣每次都予以照顾,并且询问病人地震后安置情况,有没有钱看病,是否需要帮助。他还给随诊医生交代,来自地震灾区的病人找他看病,不需要挂号,尽量减轻这些病人的负担。
■病中依然主动为病人加号
由于经常不能按时就餐,王成荣患上了胃病。一次,他胃痛不已,不能进食,但他仍坚持按时上班,当看完最后一位病人后,他却住院了。一直输液到次日早晨,他不顾家人和同事的劝阻,拔掉输液器,又回到诊室,为病人看病。至今,王成荣仍在患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活动期伴腺体非典型增生的情况下坚持工作。
2011年夏天,王成荣不慎摔倒,导致腿部及腰部扭伤,骨科医生建议至少卧床休息一个月。为了不让病人失望而归,王成荣让家人用轮椅将其推至诊室,坚持每周4个半天的门诊,没有耽误一次,还经常延迟下班。随诊医生为减轻他的负担,在当日挂号人数已满时,不再给病人加号。此时,王成荣会主动为病人说情,“病人是外地的,来一次不容易,要是看不上病,该多失望啊”。如果超过下班时间,还有病人等着加号,他常常免费为病人治疗,每天都要延迟1个小时~2个小时下班,让随诊医生对他又心疼又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