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的中式庭院前,一群身着中山装的年轻人神情严肃、并肩而立;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前,身披学位服的青年学子纵情欢呼、神采飞扬。
10月26日,北京大学医学部迎来百年华诞。正在北医校园展出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百年历程展”,以这样两组汉白玉浮雕作为开篇语,勾勒出百年北医的岁月流变,也将北医百年来致力于育人济世的执着信念深深印在每一位参观者心中。
与时代变迁休戚相关
正在北医校园展出的一幅200米长的历史长卷,已经成为校园里的“热门景点”。在校师生、返校校友都喜欢在这里拍照留念。不时还可见三两校友聚在某一张老照片前,兴致勃勃地回忆、交流。
“百年展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细节。”北医83级校友余泽民说,一个细节是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了汤尔和拟定的中国第一部解剖法。学校为了表示对用于教学的死者的感谢之情,同年在北京菜户营买了一块墓地,专门安葬解剖后的遗体,并将每年4月30日定为学校的公祭日,称“解剖祭”。另一个细节是胡传揆教授去世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由解剖组老师制成骨架,安放在解剖楼陈列室内供学生观摩、学习。
余泽民提到的汤尔和,是中国中央政府于1912年创办的第一所医学院校——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的首任校长。
建校伊始,汤尔和面向首届72名学生,提出了“促进社会文化,促进文明,减少人们痛苦,用学术来和列强竞争”的殷殷期望。到1927年年底,学校共计培养11届毕业生363名,在当时全国16所主要医学院校中,是得到经费最少,而培养学生最多的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北医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1953年~1954年,北医培养的学生人数比旧中国增加了近3倍。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北医办学规模成倍扩大,新学科、课程、研究项目蓬勃发展,诞生了一系列重大医学成果: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亚洲首例异基因骨髓移植、中国大陆首名试管婴儿……
2000年并入北大后,北医发展驶入“快车道”,进入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2012年,北医已培养了包括王忠诚、屠呦呦、钟南山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在内的6万名医学专业人才,拥有在校学生1万余名,成为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缩影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地。
“百年来,北医几经变迁,几易其名,却始终致力于传授以现代医学为主的医学知识,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北医的发展,始终与时代社会的变迁休戚相关,与国家民族血肉相连。北医一代代师生的性格特质、精神内涵及共同追求,就是爱心与奉献,责任与担当,精诚与务实,包容与厚道。”北大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这样阐释她心中的百年北医和北医精神。
“一流大学首先要提供一流教育”
北医临床医学专业09级学生韩钦本学期开始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刚到医院不久,她就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有的病例以前基础课小组讨论时就见过了,比如在科里看到心梗病人的情况,就和在‘突如其来的胸痛’这堂课里学到的几乎完全一样。”
2008年,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潜能、激发创新思维为主旨,北医启动了新一轮教改。这场“革命性”的教学变革首先在基础医学院展开。临床医学专业授课由往日单纯按学科划分,改为以核心课程加器官系统为主线,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
北医已经有成熟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为什么还要进行这样的改革?柯杨给出的答案是:医学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各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日盛,医患关系的嬗变,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等因素,都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流的大学首先要提供一流的教育。北医必须顺应时代,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老师不再讲大课,同一堂课就需要开放22个教室。学生被分为12人一组,自己提问题、找资料、反复讨论,直至形成一致结论。”基础医学院王韵教授说,基础医学院的老师和临床医学专业09级的221名学生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半天以上时间的教改讨论会就开了200多次。10多位老师修改18稿最终形成了用于小组讨论的第一个入门教学案例——‘突如其来的胸痛’,力求让基础与临床更好地融合。”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管又飞说,许多退休的老专家、教授主动要求参与教改工作,全程旁听提出建议,“我能给他们提供的酬劳仅仅是1份盒饭”。
经过两年的实践,学生们在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团队精神、收集资讯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均在76%以上。从最初抵制、困惑到如今的认可、肯定,韩钦说:“挺高兴自己当了一回新教改的‘小白鼠’。”(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09级学生自发编写了新教改学生“实战手册”,希望为师弟师妹们提供参考。“学生的这种责任感让我倍感欣慰。有了这种责任感,将来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有望成为栋梁之才。”管又飞说。
针对中国学生创新能力缺乏这一“软肋”,北医旨在让医学生早期接受科研训练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系列改革动作也在同步推进。“缺乏正规的科研训练,就不能很好地设计临床研究、对临床医疗事件加以归纳总结,也就难以具备产生知识的能力。”管又飞说。
得益于这个计划,09级学生谢洪不仅获得了一对一的导师指导,还申请到1万元的科研经费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下个月,谢洪将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参加全国医学生创新实验设计大赛。“非常感谢学校搭建这一平台,站在这个平台上,我才有机会学得更多、走得更远。”
与此同时,临床教学的变革也在北大各附属医院以不同形式推进。
医学生从病人入院到术前谈话、术后随访全部医疗环节全程参与的“全病程管理模式”,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正在推行的临床教学模式。“创伤骨科医生面对的是病人,修复的是人的肢体,而不是修板凳腿。”该科主任姜保国说,医学生在各科轮转学习时间有限,“看手术的时间多,扎在病房的时间少,跟病人接触的时间少”,这导致学生往往只了解疾病诊疗的片段,“见病不见人”,让医学生参与全病程管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病患,学会怎样更好地与病人沟通,“这是做医生的根本。”
追求新知、服务社会
中美两国分别遴选1000名丙肝患者,进行5年随访研究,希望找到能够预测丙肝患者病情进程的早期标志物。这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来教授领衔与美国知名学府密歇根大学正在联合开展的一项大型临床研究。
“目前,我国的丙肝发病率约为1%,丙肝患者中有20%~30%会发展到肝硬化、1%~7%会发展到肝癌,找到丙肝患者预后的早期标志物,对于预测疾病进程,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意义重大。开展这样大规模、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研究,既需要科学家有共同的兴趣,更需要学校搭建起高起点临床研究平台。”魏来说。
“在继续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北医近年来也将临床研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求让研究成果能够更快、更直接地惠及大众。”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方伟岗教授介绍,北医于2010年组建了临床研究中心,针对肿瘤、糖尿病、肝病等组织开展前瞻性大规模临床研究,力争在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领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据了解,近10年来,北医所获各类科研基金项目屡创新高,获批经费超过20亿元,一直处于国内医学院校前列;发表SCI论文4800多篇,一批高水平论文发表在《自然》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在重大、疑难疾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奖奖励8项。
在卫生部2010年启动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北医也展现出了雄厚实力。截至目前,北大各附属医院共有51个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获得建设资助,在全国大学附属医院中位居首位。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立院之本。只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技术水平、引领学科发展是大学附属医院更应该做的事。”姜保国说。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北医人义无反顾地站在最前线。
2003年抗击SARS,北大各附属医院平均承担全市1/4的患者救治工作,奋战在医疗一线的医务人员达2200余人。其中,北大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丁秀兰、护师王晶以身殉职。
2008年汶川地震,北大6家附属医院派出98名医务人员奔赴灾区。北大三院副院长刘晓光在灾区手术台上度过了自己的生日。
……
“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传承文明,更承载着产生新知、服务社会的责任。”柯杨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