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
外伤引起者15例中治愈13例,显效2例。无外伤史的6例中治愈4例(包括动眼神经麻痹1例),显效2例。
3讨论
急性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病因复杂,肌源性眼肌麻痹中常见原因是眼外伤,占8%左右[1,2]。外伤性急性眼外肌麻痹病因清晰,经CT冠状位和横轴位检查后可明确眼外肌有无断离、眼球有无裂伤、球后有无出血、眼眶有无骨折、视神经管有无骨折等变化。本组21例急性眼外肌麻痹中15例由外伤引起,占71%。经治疗13例痊愈,2例显效。治愈率与报道相近[3]。本组外伤性急性眼外肌麻痹有如下临床特征:(1)明确的外伤史;(2)视力无变化;(3)瞳孔回避;(4)双眼复视;(5)球结膜无裂口,其下无出血,伤眼受力部位球结膜轻度水肿;(6)伤眼不同程度的斜视,受伤直肌即麻痹肌主使主要方向眼球运动受限;(7)被动牵拉试验阴性;(8)眼眶CT扫描无骨折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眼球和球后未见异常,眼外肌未见断离或局部肿大现象。从伤情、检查和治疗结果分析,我们认为本组外伤性急性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的早期是由于外伤造成的眼外肌急性炎症所致。而不是眼外肌断裂所致。由于眼外肌有鞘膜包裹,外伤时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升高及白细胞的渗出和炎症介质的释放[4],使眼外肌供氧血管经历收缩、扩张和血流加速、减慢的过程,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致炎因子的释放,导致富含蛋白的水肿液、纤维蛋白及白细胞在损伤的肌细胞外间隙积聚[4],造成眼外肌水肿。其压力受眼外肌鞘膜的限制不能释放,进一步作用于眼外肌,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外伤可直接造成肌细胞水肿、萎缩等变性,而细胞缺血缺氧更加重肌细胞的变性,同样是恶性循环。这些病理过程造成眼外肌肌力不足而产生麻痹。这种早期的病理过程是可复性的[4]。我们针对上述的病理过程,采用球后或球旁注射地塞米松和6542,静滴血塞通或复方丹参注射液、能量合剂的治疗方案,在阻断和减轻炎性过程、稳定细胞膜、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抗渗出的同时扩张血管,增加眼外肌的血流量,促进微循环,对抗再灌注损伤。复方丹参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容量,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度,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改善细胞供氧,促进细胞新陈代谢的作用。血塞通注射液具有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张动脉等作用,从而纠正组织缺氧状态,抗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显著改善缺血组织的血液供应[5]。从病史和治疗效果,我们认为本组非外伤性急性眼外肌麻痹属于神经源性,其病因主要是血管性疾病。本组6例无外伤史的眼外肌麻痹者有如下特征:(1)中老年人,高血压病史5例,发病时均有血压显著升高和头痛;(2)视力无下降;(3)瞳孔直径及对光反射正常;(4)双眼复视;(5)斜视。本组5例有高血压病(其中1例同时患糖尿病),发生时都有显著的头痛症状。血管性疾病累及眼外肌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出血、血栓、血管瘤及硬化血管的压迫。眼外肌的支配神经或神经核及眼外肌本身供氧血管发生血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微梗塞和出血引起供血障碍,致使神经传导减弱或/和眼外肌肌力下降,或由于动脉硬化或弯曲压近神经[6],此类病变的早期是可复性的。我们的采取的治疗方案与外伤性眼外肌麻痹的治疗方案相似,针对性治疗也证实此类病变的早期是可复性。
通过本组21例21眼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病例治疗,我们认为后天性急性眼外肌麻痹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检查,积极寻找病因,早期采用积极的药物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万刚林,梁敏.34例急性眼外肌麻痹临床及病因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9;4(1):34
2曾思胆,张九明.77例急性眼外肌麻痹临床与病因分析.临床眼科杂志2004;12(1):45
3李养军,严宏,王为农,等.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眼外肌麻痹病因分析及治疗.国际眼科杂志 2004; 4(6):11401142
4张卯年.眼创伤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7:3539
5辛莉,童文新,张汝菁,等.血塞通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23(3):23
6赫雨时.斜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227273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