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刘昌祥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时不时喘息着。突然,他似乎想起点什么,把儿女招呼到床旁说:“苑医生这么好,你们一定要好好感谢人家,等我去(死)了之后,一定要请他吃顿饭什么的。”
“哎呀,说什么呢,爸,您的病很快就会好的,放心吧,等您出院了,我们一起去感谢苑医生。”女儿刘丽平回完父亲的话,扭过头去,已是泪流满面。
其实刘昌祥已经不止一次的在儿女面前说“苑医生这么好”这类的话了。
刘昌祥嘴里的苑医生是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苑玉清,也是刘昌祥的“主治”大夫。其实,刘昌祥的病在一个月前就已确诊,其最严重的并不是脑部疾病,而是胃癌晚期,已经时日不多。为了不让刘昌祥心理上有更多负担,家人没有告诉其真相。刘丽平向苑玉清做了个申请,让老人留在了该科的病房。苑医生每天查房都去看刘昌祥,并细心的安慰他。
几天后,刘昌祥安详的走了。
又过几日,苑玉清接到了刘昌祥女儿刘丽平电话。
“苑医生,明天我们家人想请您吃个饭,这是我父亲临终前的遗言,请您不要推辞。”
苑玉清按时赴约了。当他来到酒店,推开门的一刹那,看到刘昌祥所有的子女在房间等他,他没有忍住,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所有的诊断和治疗,我只是尽到了作为一个医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没想到,刘大爷和家人那么的感恩,全家所有人到场陪我吃饭,非常的庄重。”时至今日,苑玉清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泪水又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
刘丽平告诉记者,因为其父亲年龄大,病情较为复杂,去了很多医院看病后,仍不见好转。后来遇到苑医生,父亲觉得这个医生说话中肯、直接、态度好,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就对这个医生产生了信任和依赖感。“苑医生为我父亲做了脑部手术,但经过反复诊断和检查,发现父亲还有更重的病——胃癌晚期,按道理是应该转到其他病房的,但苑医生答应我们让老爷子留在了这个科室接受治疗,给了这个将走之人莫大尊严和安慰。”
“是这个医生的品德和沟通,让我们医患双方彼此信任,相互包容。”刘丽平说:“父亲让我们好好感谢苑医生,的确想过送红包,但是太俗了,会玷污了我们的信任关系,所以自始至终我们私底下没给过苑医生一分钱,但是我们每年都会去看他,至今快6个年头,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他们虽然每年都来看我,但是从来没有找我帮过什么忙,做医生这么多年,内心觉得非常值得。”苑玉清说:“一个人的成长是环境造成的,我的成长很大部分来自我的病人和家属,我从他们身上学会了更多的感恩和责任,让我更加能真诚对待每一个病人,无论高低贵贱。”
“一个普通的病人,手术也是简单的,人离开了,但是一颗感恩的心牵挂着我,让我真的感受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崇高和伟大。”苑玉清和记者交流过程中,几次激动到流泪。
苑玉清说,现在社会变得复杂,医患关系变得紧张。“就在昨天,有病人家属追着我想送红包,但又不好意思说,我就先开口打开他的心结,说你是不是想给我送红包啊。病人家属说等了很久,才等到我为他们做手术。我告诉他们,你们的信赖对我而言比金钱更重要,你已经给了我无价的财富,要是病人好了,可以请我喝杯茶。我先解开他们的心结,才能更好地交流,同时,我会告诉他们医生不是神仙,但会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治病。”
苑玉清是医生,同时也是一名老师。“每一台手术都是和死神在斗争,一个医生要有鹰一样的眼睛和牛一样的体力,思想上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此外,还有更重要的是责任和担当,沟通和感恩。”这是他如今上课时,给学生讲的最多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