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挫伤常引起前房出血,少量积血能够较快吸收,严重积血若处理不当,常会导致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等严重并发症,对视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不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以将视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我院自1998年7月~2006年7月收治的挫伤前房出血14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挫伤前房积血共140例(140眼),其中男112例,女28例,均为单眼,年龄最小5岁,最大70岁。伤后就诊时间:0.5~72小时。致伤原因:拳击伤40例、车祸碰伤34例、鞭炮及爆炸物击伤32例、弹伤28例、木棍击伤22例、其它伤20例。
前房积血分级 根据出血多少,按Voillsou改良分类分为3级:I级为积血小于前房1/3者58例,占42%;Ⅱ级为积血占前房1/3~1/2者62例,占44%;Ⅲ级为积血超过前房1/2者20例,占14%。
2 治疗方法
2.1 保守治疗
①卧床休息、双眼包扎,进软食保持大便通畅;②给予止血药、维生素C,适当给予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等;③酌情采用云南白药、三七片等止血活血类中药;④如无全身禁忌证,常规静脉滴注20%甘露醇3~7d,每天1~2次,以加速房水循环促进积血吸收,预防及治疗高眼压;⑤观察眼压改变,确诊继发青光眼后,口服乙酰唑胺,噻吗心安眼水点眼,毛果云香碱缩瞳,如合并虹膜伤较重,可用短效扩瞳药,以防形成虹膜粘连。
2.2 手术治疗
前房积血Ⅱ级以上超过6天有形成继发青光眼及角膜血染的可能,可行前房穿刺冲洗术。有较大血凝块时作角膜缘切口,长约3mm,用尿激酪1000U溶于1ml生理盐水中,向前房注入0.3ml左右,待血凝块溶解酶后将其冲出,如遇有较难冲洗的血块则用镊子取出,再用平衡液冲洗前房。
3 治疗结果
视功能恢复及出血吸收时间与出血量多少、眼球损害程度、并发症多少,是否早期治疗有关。本组140例,I级积血在1~5天吸收;Ⅱ级积血在3~10天无吸收;Ⅲ级积血在6~18天无吸收。4例行前房穿刺冲洗术,2例行角膜缘切口冲洗治疗。治疗后视力(含矫正视力);光感~0.1者5例(3.6%);0.1~0.3者22例(15%);0.3~0.8者36%(26%);0.8以上者77例(55%)。视力恢复不好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玻璃体出血、角膜血染、青光眼及视网膜脱离。
4 讨论
挫伤性前房积血在眼外伤中较为常见,是由于眼部受到外力挤压,睫状体悬韧带压力突然增加,虹膜睫状体表面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吸收途径主要有:小梁网、Schlemm管、巩膜静脉窦等[1]。前房出血本身对视力的影响常是暂时的,可随血液的吸收而恢复,但如果继发青光眼或角膜血染则会严重影响视力。
继发性青光眼是眼科常见和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一般认为是常与大量前房出血或小梁网直接损伤有关,这是由于红细胞堆积在小梁网上,或同时伴有血凝块阻滞瞳孔,以及小梁网损伤后炎性水肿使房水排出受阻所致[2]。甘露醇静滴,甘露醇可直接作用于前房组织,使玻璃体浓缩,房角增宽,提高血流和房水之间的渗透压,改善房水循环,加上皮质类固醇的应用,改善因外伤所致房角水肿,带走更多红细胞达到前房积血吸收目的,以预防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及对视神经的伤害。
角膜血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与大量的前房积血、再出血、血块长期存在、眼压升高和角膜内皮细胞损害有关。本组病例中出现角膜血染2例,与患者就诊不及时,出血量多并拒绝手术治疗有关。本组病例出现角膜血染3例,应用尿激酶冲洗前房取得良好效果。因尿激酶可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活性的纤维蛋白溶酶,后者有很强的溶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作用,不仅能溶解血栓成分中的纤维蛋白,也分解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其它成分,进而溶解血块。
散瞳与缩瞳:局部应用散瞳剂还是缩瞳剂,历来就有争议[3]。主张用缩瞳剂的认为缩瞳可以扩大虹膜面,有利于出血吸收,并能使房角开放,防止眼压升高。主张有散瞳剂认为,可使睫状肌麻痹状态减少炎症反应,散瞳可压迫破裂血管,防止继发性出血。本人认为散瞳不致引起青光眼,因前房出血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血管扩张,血凝块及纤维素阻塞房角所致,不同于闭角型青光眼时的瞳孔散大,使虹膜卷堵塞房角而引起的眼压升高。本人认为可使用短效扩瞳药。
手术时机:手术可增加感染及虹膜萎缩等并发症机率,应严格掌握适应征,本组病例对Ⅲ级以上积血经药物治疗无效眼压持续增高4天,前房积血吸收不理想者,或有角膜血染体征者行前房冲洗术;有较大血凝块时作角膜缘切口,用尿激酶、生理盐水冲洗,清理前房血凝块。
总之前房积血在眼挫伤中较为多见,应积极治疗,合理用药,掌握手术适应征均能取得满意效果。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受伤后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李风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248.
[2] 惠延年.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4.
[3] 郑建华.外伤性前房出血79例诊疗体会.临床军医杂志,2003,31(3):119-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