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资料
本组86例鼻咽癌患者,均进行放疗,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15岁,其中男58例,女28例。
2 心理分析
2.1焦虑心理:焦虑是由紧张、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癌症作为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病人刚刚接受了这一残酷的事实,又面临着肿瘤病区特有的不良环境的刺激,当看到病友因放疗后引起的头颈部的不良反应后,病人的心理反应明显加重,并且对放疗的一知半解,恐惧放射线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他们一方面对放疗存在着殷切期望,另一方面对肿瘤放疗的最终结局心存疑虑,表现为焦虑不安;治疗过程中随着放射反应加重,身体不适加重,如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口腔及咽喉部粘膜充血、溃疡、唾液分泌减少、颞颌关节僵硬、张口困难、疼痛剧烈、难以进食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病人的体重大幅度下降。身体提抗力下降,疲乏无力,病人开始担心能否坚持到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由于病人形象及机体改变,病人担心出院后能否康复及恢复正常工作,对家人健康是否有影响,能否生育,会不会遭到别人的歧视以及会不会很快恢复,导致精神紧张,饮食、休息不好,睡眠质量差。
2.2恐惧心理:恐惧是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最初心理反应,绝大多数患者都“谈癌色变”,对疾病预后丧失信心。加之周围人的紧张与过分关心,使其忧心忡忡,整日惶惶不安,加重了其思想负担。且在放疗过程中病变部位肿瘤坏死,会使病人有些自觉症状,此时病人会更加恐惧,认为自己的病情加重。,性格外向者常有挑衅性与攻击性。
2.3抑郁心理:年轻人特别是30岁以下者,刚步入社会、事业、婚姻家庭各方面刚刚开始,30岁-40岁之间的病人则大部分事业蒸蒸日上,作为家庭的顶梁柱,负担及责任都比较重,患病后往往因产生责任未尽、拖累家庭及亲人而产生消极情绪。部分病人患病后总觉得老天不公,为什么偏偏是自己得病,特别是性格内向者,整天郁郁寡欢,面无表情。在治疗过程中,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局部反应相机出现,病人的外貌也开始发生改变,病人很痛苦、自卑,对一切都感到悲观失望,对治疗缺乏信心,闷闷不乐,度日如年。另外家庭负担重、家庭关系差、长时间得不到家人的关怀、缺乏良好的社会人际交往关系等,个人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也能加重抑郁程度,这种情况在女性病人重更为明显。
2.4求知心理:青少年病人大多数文化素质较高,分析和理解能力较强,经过种种心理变化后能过面对现实,希望生存下去,因而希望更多关注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和康复的知识,表现为求知心切,到处打听,容易误信上当。
2.5猜疑心理:患者患病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猜疑心理,稍有不适就认为癌症有转移或病情变化,对家属和医务人员的言行、表情特别敏感,怀疑医务人员和家属对其隐瞒病情。
3 护理干预
3.1缓解病人的焦虑心理
3.1.1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分析原因,使病人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认识,了解所患疾病的治疗方案。护理过程中动作轻柔,操作熟练,避免焦虑在病人之间、病人与家属之间以及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的相互影响[4]。对于焦虑心理较重的病人,适当采取保护性医疗。
3.1.2 入院时根据病人性格做好相应的入院指导,使病人了解医院病区的环境、治疗前的准备工作、时间安排、常规检查、治疗知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正常的反应和预后,使病人心中有数,消除入院及开始治疗前的焦虑,坦然接受治疗。治疗开始后指导做好并发症的预防,针对各种不适及并发症的出现采取相应治疗及护理对策,给予饮食及功能锻炼方面的指导,告知病人所有不适可能是暂时的,处理得当治疗结束后很快好转。治疗结束后针对病人的焦虑心理做好相应的出院指导,告诉病人适当休息一段时间,身体基本恢复就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但要注意劳逸结合,并使病人了解癌症不会传染及影响他人健康,使病人不再担心。
3.2消除或减轻患者对放疗的恐惧心理
3.2.1了解病人对放疗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新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及培训,以消除病人紧张恐惧感。想病人介绍放疗程序,带领病人参观放射治疗室及放疗设备,讲解放疗毒副反应及其预防和处理等,鼓励病人就放疗有关问题给予一一答复。
3.2.2护士在放疗期间加强巡视,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主动与患者交流和沟通,使患者充满信心和安全感。用治疗成功的例子鼓励病人,让病人接受现实,安心配合治疗。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障碍的症状越少[5]。
3.3消除或减轻患者的抑郁心理
3.3.1交流中注意病人的思想动态,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同时采取有效方法缓解病人的疼痛和不适,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反应,在产生前就应告知病人,这样可使病人在反应发生使易于接受。
3.3.2对那些可能出现抑郁的病人,应及早地进行心理评估,了解病人的个性特征,找出引起抑郁的原因,及早地进行心理行为干预[6],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加强沟通,做好病人与家属之间的协调工作,让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必要时适当使用抗精神病药,警惕意外发生。
3.4满足病人的求知心理
3.4.1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详细了解每个病人的病史、治疗计划、治疗过程等,以便随时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以增强病人的信任感。
3.4.2通过提供诸如健康教育单、书籍及录像带等科重复使用的大量有关疾病及放疗的信息,进一步向病人解释疑惑,在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及饮食方面向病人提出建议,这样可大大提高病人接受放疗的依从性。
3.5解除患者的猜疑心理
3.5.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与患者主动交流。注重文明礼貌,举止稳重,态度和蔼,言谈得体,把患者当朋友,与患者建立和睦友好的朋友关系。启发和鼓励患者说出真实的感受和想法,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3.5.2不要在患者面前欲言又止或在背后议论病情:对文化素质好、性格好、知识面广的患者科采取不保密的形式,并请患者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提高患者治病信心和积极性。对性格内向、理解能力差、多虑的患者采取保密措施。时常与他们谈心,讲解成功的例子,必要时请成功的例子进行现身说法,增强病人治疗的饿信心。
4 小结
近年来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也得到了改善,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或减少放射治疗的早期反应和晚期损伤,放疗中并发症及时、正确的处理及放疗后的功能锻炼指导显得更为重要[7]。一般认为,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引起的恶劣情绪,影响了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监视作用,降低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使癌细胞得以突然发生和增值[8]。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激发机体的免疫监视机能,加强体内抗癌能力,增强放疗和抗癌药物的疗效[9]。对于鼻咽癌放疗患者,通过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积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病人处于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95%以上的患者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密切配合治疗护理。正确的心理护理在延长患者生命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