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公安部印发意见构建“平安医院”,以防止恶性“医闹”。其中规定按照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或20张病床1名的额度配置保安(10月23日《京华时报》)。
在“医闹”频发的语境之下,加强安保工作是必要的。但也要看到,提升保安配备数量,以及在此基础上强化安保装备,无形之中也会制造出紧张的氛围。随处可见、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在提升医院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是不是也在传递着压抑的气场?
医患矛盾日趋加剧的背景,是医疗体制改革将医院推向市场。基于生存的压力,医院以及医生的生存模式发生了本质变化,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回扣、红包、高价药等成为医院、医生常见的创收手段。而基于信息的不对称,患者在高价购买医疗服务之后,对于治疗效果的不满往往成为医患矛盾的导火索。
当下并非没有医患矛盾调节机制,问题在于,要么调解的成本很高,要么仲裁机构不够中立权威而缺乏公信。医患冲突发生后,患者倾向于以蛮力的“医闹”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在这个意义上,患者以及家属的“蛮力”医闹,在与医院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发生遭遇后,冲突的升级其实可想而知。
就此而论,理顺医患关系,功夫还在安保外。如果中立、高效、低门槛的医患矛盾调节机制不能及时建立起来,那么医院安保工作的加强,或将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