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近视眼是由于睫状肌痉挛不能松弛,功能紊乱而引起,因而看不清远处物体。睫状肌通过晶状体进行调节,为看清近处物体,睫状肌必须处于收缩状态。如果睫状肌的收缩状态不能放松,使晶状体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功能性近视眼(假性近视眼)就发生了。功能性近视眼的发生原因,目前还不是非常清楚,比较公认的有以下3种学说:近工作学说,精神疲劳学说和折衷学说。
1、发生功能性近视眼的近工作学说:1895年,查默斯·普伦蒂斯(Chalmers Prentice)对过度近工作引起功能性近视眼的解释是,近视眼一般发生在高文化水平的人群中,他们过度使用近视力,使控制睫状肌的神经中枢产生异常冲动。如果持续刺激,对睫状肌的神经冲动就长期存在,以致冲动不能自行缓解,而导致看不清远处物体。冲动持续,睫状肌不能从痉挛状态下缓解,晶状体增强的屈光力不能解除,近视眼就发生了。早期研究者观察到,功能性近视眼或多或少有变成持久性近视眼的倾向。
1936年,0.J.梅尔文(0.J.Melvin)有这样的描述,近视眼患者对近视眼发生的叙述为:“长时间做近工作之后,发现要看清远处目标需要花一定时间进行调节。需要调节的时间越来越长,直到再也看不清楚远处目标为止。”
在很近的范围内,过度使用眼睛,能够引起功能性近视眼的学说今天已无争议。但是,在目前关于近视眼的论文和综述中,似乎正在淡化官的意义。
2、发生功能性近视眼的精神疲劳学说:威廉·贝茨在1912年首先对近工作学说看法提出不同意见。
①他认为,功能性近视眼并不是观察近物体后产生的,而是“努力去看远处目标,通常为无意识的”形成了习惯性疲劳而引起的。贝茨使用视网膜镜观察正常人在看“新的、奇怪的或不熟悉的”物体时的屈光变化。如不熟悉的视力表、地图或写在黑板上的奇怪字迹等。他发现,只要努力辨认目标不成功(出现斜视、皱眉和其他面部和眼部表情等),就出现各种类型的近视性屈光反射,“近视性散光或单纯近视”。贝茨发现,如果被观察者注视远目标时放松,暂时性的近视或近视散光可以避免。
②贝茨对功能性近视眼的不同理解是,功能性近视眼是由于肌肉的活动,任何肌肉的活动,而不仅仅限于被普遍接受的调节晶状体屈光力的睫状肌。他观察到“调节作用被阿托品完全麻痹和白内障摘除术后的无晶状体眼的病例”也发生功能性近视眼。
现代对贝茨的功能性近视眼产生的精神疲劳学说的支持,来自1987年布林默和吉尔马丁(Bullimore&Gilmartin)的研究。他们测量完成需要各种“认识”水平的任务(如解数学题)前后调节静止状态下眼的屈光状况。他们发现,完成高水平问题时,静止的屈光系统有转向近距离聚焦的倾向,这与光刺激引起的近聚焦作用是分开的,证明精神作用对屈光系统确有影响。
关于眼外肌的活动可能引起近视性散光的意见,只得到很少的试验证明。1931年,验光师J.W.帕克(J.W.Parker)报道说,他通过对眼外肌的治疗,减轻了很多散光的病例。但是,他没有详细说明他的方法。1959年费尔曼德(Fairmaid)报告,当双眼共同向内集中时,发生明显的角膜变化。
3、发生功能性近视眼的折衷学说:有人认为,引起功能性近视眼的两种理论,长期近工作和看远目标产生的习惯性疲劳并不矛盾。贝茨在1911年发表的论文中写道,儿童在看远目标时为什么会产生眼疲劳?因为他们有被教导的经历,即完成很多事情时需要努力。他们知道,通过自发的努力,看近处的目标就比较清楚,很自然,当看远目标时更加努力,以至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发生眼疲劳,结果导致看远处目标不清楚。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