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是可逆性致盲眼病,近视及其并发白内障多以核性为主,因此早期即开始影响视力,采用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兼顾了治愈白内障及屈光不正的目的。
一、病例背景
40岁以上近视及其并发白内障患者47例53只眼,其中男18例23只眼,右眼14只眼、左眼9只眼;女29例30只眼,右眼14只眼、左眼16只眼。年龄最低40岁,最高85岁,平均59.28岁,术后定期随访1~6个月。
二、术前眼部检查
2.1视力 按小数记录法记录最佳裸眼或最佳矫正视力,其中光感4只眼(7.55%),眼前手动7只眼(13.21%),眼前指数11只眼(20.75%),0.01~0.05共14只眼(26.42%),0.06~0.1共9只眼(16.98%),0.2共5只眼(9.43%),0.3共3只眼(5.66%)。致盲率占67.92%。
2.2 眼轴长度测定 用荷兰产奥克赛姆A超仪检查,25 mm长13只眼(24.50%),26mm长5只眼(9.45%),27mm长9只眼(16.98%),28mm长4只眼(7.50%),29mm长7只眼(13.20%),30mm长9只眼(16.98%),31mm长3只眼(5.60%),33mm长1只眼(1.89%),34mm长2只眼(3.77%),平均轴长27.87mm。
2.3 晶体混浊分级 根据LocsⅡ核分级法分级:Ⅰ级核9只眼,Ⅱ级核11只眼,Ⅲ级核15只眼,Ⅳ级核6只眼,Ⅴ级核4只眼,透明晶体8只眼。
2.4 其它情况 全部病人眼局部无活动性炎症。其中抗青光眼术后5只眼,视网膜脱离术后4只眼。
三、术前用药
术前30min口服Lumina0.09g,复方托品酰胺散瞳。
四、手术方法
0.5%~1%地卡因液表面麻醉后,在上方或边缘透明角膜处作3.2~5.0mm长的切口,注粘弹剂于前房,做连续环形撕囊(C.C.C.),水分离晶体核,用美国眼力健超声乳化仪做超声乳化摘除晶体,再注粘弹剂于前房及囊袋内,植入折叠或非折叠人工晶体,交换前房,切口任其自行闭合,或缝合1针,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
五、术后处理
手术当天开始口服强的松片,30mg/日,早上顿服,每5天递减5mg至停药(有激素禁忌证者改口服消炎痛片25mg,每日3次,视反应轻重用1~2周或更长时间)。口服Diamox0.25g,每日2~3次,共2~3天。口服抗生素7~10天。眼局部用抗生素、激素眼药水20~30天,每晚临睡前滴双星明眼液1次约10天。术后反应重者酌情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术后1周开始眼部热敷。
治疗结果总结
2.1 术后视力检查 0.4~0.516眼(30.18%),0.6~0.714眼(26.14%),≥0.815眼(28.30%),脱盲率占94.34%,其中视力0.4以上占84.90%。
2.2 并发症及后遗症 15只眼术后反应较重,表现为角膜上皮、内皮水肿、混浊,前房纤维素渗出、浮游物,人工晶体表面渗出物。7只眼(13.20%)术中后囊膜穿破,其中4只眼破孔较大,经处理后仍植入人工晶体,1只眼前房出血,2只眼虹膜脱出,9只眼后囊混浊明显,2只眼囊袋收缩。
探讨
采用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40岁以上近视及其并发白内障,性别上女性高于男性,术前视力普遍差,以致致盲率高。核分级≤Ⅲ级以下占81.13%,Ⅲ级以上仅占18.87%,符合中老年近视患者已有白内障,或者虽晶体透明,但白内障的发生指日可待,可选择手术摘除晶体 的观点。由于所选择的病例核分级大多较轻或晶体尚透明,手术后反应较轻,其中部分Ⅲ级以上核病例手术后反应较重,是由于核较硬难以乳化而用能量较大,同时在眼内操作时间太长导致刺激有直接关系。因为早期炎症反应主要与手术对前葡萄膜的刺激和人工晶体材料有关,而晚期的反应只与人工晶体材料有关 。本文术后反应主要在早期,轻微反应,仅对症用药1周后渐消失,稍重反应者局部注射抗炎药,5~7天后辅以热敷。全部病人未经静脉给抗炎药物。手术方法上,由于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时间短,免去了过去因局部麻醉引起不适,患者很轻松的接受手术,尤其是对于年老体弱、有多种全身病不能耐受刺激和受手术要求约束的患者。对于切口处理,由于切口小不缝合是安全的,但需向病人交待注意勿揉擦、碰撞手术眼,本文2例虹膜脱出者,因患者多年未有清晰视力,手术后视力恢复,看到了一个明亮清晰的世界,很兴奋,活动量大,未注意保护手术眼,晨起洗脸不慎引起虹膜脱出,经再次手术还纳虹膜才恢复正常。
本文占54%为核心障,其余为后囊或皮质混浊。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晶状体混浊以核心和后囊为主,对视力影响大,晶体混浊发生需经10~20年,甚至终生不成熟 [3] 。致使这类病人的生活质量长期受到影响。核心白内障存在较多透明皮质,手术中易残留,术后易发生后发白内障。本文有9例后囊膜明显混浊,经激光处理后视力提高。高度近视者眼轴长,球壁薄,可能有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液化、悬韧带易断离等诸多问题,在手术中易发生后囊穿孔,玻璃体脱出等并发症,本文有7只眼发生后囊穿孔,其中4例穿孔较大,经处理均植入人工晶体。以上这些问题在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尚未运用于临床时,高度近视并发 白内障被列为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高危人群,现在用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由于能保持手术中注吸平衡,维持前房深度及眼内压,这类高危人群已作古话题了,至于核心白内障或透明晶体,由于显微镜作用不会残留皮质,故不再是后发白内障的后怕原因了。关于囊袋收缩,本文有2只眼发生,有人观察与C.C.C直径大小有关,发生时间多在3~30周 。本文2只眼发生时间在8~10周,病人视力明显下降,经激光处理好转。高度近视视网膜脉络膜多有萎缩,术后视力提高受到影响,本文经手术前后对照,发现术前视力检查对术后视力估计有指导意义。术前视力的检查,根据晶体混浊程度,混浊较重者,光定位确切、色觉可辨;混浊较轻或无混浊者,嘱病人采用任何距离均可,查其近视力,哪怕是5cm距离,视力越接近1.0读数者,手术后恢复的视力越好。本文报告占98%病例均不同程度视力提高,术后视力提高与术中植入恰当度数人工晶体,有效的矫正了屈光不正也有密切关系。对于并发症及后遗症,本文仅为一般性,经对症处理后效果满意,尚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如视网膜脱离),可能与全部病例均植入人工晶体(主要是低度和负号度数人工晶体)有关,文献报告无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是术中植入人工晶体眼的4倍。又因高度近视晶体摘除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即使植入0度人工晶体也有必要,其目的是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 。由于本方收集病例量小,对术后视网膜脱离的阻止不具说服力,但验证了以往文献的报道。
综上所述,中老年近视及并发白内障,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潜在问题,仍然非常适合采用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治疗方法,尤其是高度近视,或近视并发轻度白内障、或虽晶体透明但要求摆脱近视的中老年患者,通过本法的治疗,可使患者同时治愈白内障及近视,因为本手术方法时间短,又在表麻下完成,给患者营造了轻松的手术环境,手术过程在维护前房的基础上,又是相当封闭状态手术,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低超声能量、低抽吸力操作的技巧,手术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来源:民众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