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业内视光专家顾海东先生提出了实行标准化验光流程的倡议,以下是顾海东先生的发言: 大多数的眼镜技术人员都会认为,眼镜装配质量是有标准可以衡量的,而验光是没有标准可以衡量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传统的观念将被打破。科学证明,任何一样检测工作都是有标准有依据的,而验光就是对人眼的各种机能进行检测和定量,通过配镜来矫正所有异常。因此,验光既然是一种检测,那么就必定是有标准,有依据的。 目前的验光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方式,以视力表为标准,只对单眼视力进行简单的视力检查及测定。然而人的正常视觉是以双眼为基础的,也就是说,要想建立良好的立体视觉必须依靠双眼的共同工作,单眼是无法建立立体视觉,只能建立最基本的层次感。没有立体视觉,很多工作我们就无法准确地进行,甚至会造成危险。例如,吊车操纵者无法准确地将货物吊装到位;汽车司机无法准确地判断对方的车速、车距,造成判断失误,甚至导致危险。 什么是标准? 标准化验光是指:在标准化的配置、标准化的视标下,执行标准化的视功能检查程序,单眼达到标准视力,双眼建立完整正常视功能的一套检查方法。 验光中引入标准化,利于提高验光的精度, 缩小人与人、店与店、同一个人不同时间之间的验光差距,甚至可以以此标准,建立行业技术标准。 何为标准: 我们知道,买米是通过秤来计量,那么秤就计量工具,秤重的过程就是工作程序,而重量读数就是计量数值,计量单位就是我们的计量标准。验光也是如此,标准化配置就是验光时我们使用的计量工具,标准视力表好比秤上的刻度,标准化的验光流程就象是秤重的过程。各种数据就是计量数值,标准视力就是计量标准。因此,不难看出标准化的验光流程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标准,这里包括标准化的配备(标准验光室、标准设备、标准视标、标准视力表)、标准验光流程、标准视力等几部分组成。只有在充分的执行了上述一系列标准以后,才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人与人、店与店以及不同时间测量时存在的误差。 标准化验光的意义: (1)传统验光的弊病 灯箱视力表、镜片箱、试镜架、检影镜,最多再加上一台电脑验光机,就组成了传统验光的全套设备。 从这样的设备状况来看,想要进行精确的验光,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由于灯箱视力表采用的是普通的日光灯管,无法保证照明度的均匀,因此,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进行验光是无法保证验光精度的。 在传统的验光中,客观验光主要依靠检影及电脑验光为主。检影验光对于技术要求较高,而且个人有个人的习惯方法,所以人与人之间一定存在着验光精度上的差异。而电脑验光,除了机器的质量和人员的配合以外,验光精度还与温度、空气湿度、光线强度和灰尘有关,电脑验光的误差有时高达几百度。因此,不难看出,客观验光受各种条件因素的影响较大,只能作为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客观验光由于无法排除调节因素,因此会严重的影响验光结果,甚至造成严重的错误,所以调节是客观验光的最大障碍。例如:我本人为+2.00D的远视,在一家颇具规模的眼镜店验光时,由于只采用了简单的电脑验光加上传统的E字视力表主觉复查验光方法,在进行电脑验光时,我通过集合的方式产生了近5D的调节,致使电脑打出了-2.75DS的近视度数,而在主觉验光时,由于调节的作用,在-2.75DS的光度上依旧能够看清1.0的视标,因此,店家为我的开除验光处方竟然给除了-2.50DS的近视结果(绝对真实)。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