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一类眼病的总称。”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暨眼科医院名誉院长唐由之教授告诉记者。他解释道,白内障就是眼睛里的晶状体浑浊了,而晶状体是负责聚焦的凸透镜,它出了问题,人就会看不清东西,甚至失明。引起白内障的病因很多,包括外伤、其他眼病(如虹膜睫状体炎等)、先天性因素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因年纪增大、眼部营养代谢等因素导致的老年性白内障。据统计,老年性白内障占所有白内障病人的70%—80%。
在临床上,白内障一般分为四期:初期、膨胀期、成熟期和过熟期。一般来说,发展到膨胀期,人的视力就会受到较大影响。唐教授指出,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手段是手术,但中西医的手术方式是不同的。
“白内障针拨术”是对中医的发展
唐教授说,今天,全世界治疗白内障普遍应用的是西医手术方法,但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唐由之教授经过悉心研究,证明了我国古代“金针拨障术”的可行性,并将其提高改进、发扬光大,让千万患者重见了光明。
据介绍,中国的医书很早就有对“针拨白内障”的描述:“针锋就金位,风轮与锐眦相半正中插入,毫发无偏……”但此方法一度失传。唐教授融汇了中西医知识,确定古书所说的进针部位是角膜缘与外眼角之间,即睫状体的平坦部。这里血管少,因此出血少,愈合快;切口只有2毫米,术后无需缝合,整个手术几分钟就能完成。手术时,从角膜缘外大约4毫米的巩膜(白眼球)处切口,将眼内牵拉晶状体的韧带拨断,浑浊的晶状体脱落,光线就能顺畅地进入眼内,人就能重新看到东西了。
而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医采取的手术方式是从角巩膜缘切开近半,因此损伤大,且需缝3—5针,恢复慢,也难怪年高、体弱的毛主席当年会选择中医手术了。
现在手术不用等“长熟了”
“今天,中医的‘白内障针拨术’已经很少用了。”唐教授说。随着现代眼科学的发展,西医的超声乳化手术切口越来越小,也在2毫米左右。医生首先通过超声仪器将浑浊的晶状体乳化,再吸出,最后放进人工晶体。并且,最先进的人工晶体是有梯度的,视觉效果大大改善了。过去,做白内障手术要等“长熟了”,即要接近成熟期。如今,白内障只要影响到视力,就可以作手术,因此手术时机宽松多了。
据介绍,“白内障针拨术”目前仅用于年老体弱、难以耐受西医手术的患者,但是,经唐由之教授开创的切口部位却对后来的眼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的视网膜、玻璃体手术,乃至眼内取异物手术都沿用了‘白内障针拨术’的切口部位。”唐教授说。
来源:39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