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内向型可调节屈光测量法
这种检测方法的主要特点:波前像差的形式是由一束可调节的补偿像差的光线射入眼睛而定义的,因此被称为“内向型”。这种形式的波前检测和临床上的屈光和视网膜镜的应用很相似,是由Scheiner原理进行描述的。
这种方法是在1961年由Smirnov首次应用于一种主观性可调节屈光检测仪 。入射的外围光线经主动改变方向射向一个中心目标,从而消除外围点的相应的光学像差。1998年,Webb和Burns进行了改进,制成了现在的主观性波前折射计(SRR),它应用上述原理便可测量波前的模式。这种方法利用了大约37个检测点,每一个点发出的光线都由病人手动调整方向以和中心目标相重合,根据调整的水平从而描述出波前像差的形态。
当一束光线从无限远射入眼睛时,这只眼睛唯一的像差是球性屈光不正引起的(一只近视眼)。从瞳孔的上方、中心、下方三个位置点进入的光线会在视网膜前方交叉(假设上下两处是对称的)。如果从上方进入眼睛的光线倾斜一下(假如它是从附近另一个光源而来的),使它和从瞳孔中央射入的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在相同的位置上。这时,倾斜的角度即是角膜相应位置上的波前的倾斜情况。多测几个点,便可得出整个角膜的波前像差。
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主观调节、矫正偏差的光点时耗时较长。它的另一种形式——客观性检测法是基于裂隙检眼镜制成的。在这种方法中,眼底的情况由进入人眼的裂隙光束沿着一个特定的轴线和方向被快速地扫描。眼底的反射情况由一个探测器所检测到。裂隙光束会连续地扫描并将全部角膜的波前像差情况记录下来。因此可以确定波前像差的情况。尽管这种方法仍然在不同轴线上连续进行,但是客观性的检测使它可以迅速地获得相应的信息。因此较上面的方法省时。
来源: 大众医药网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