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薄,做不了!”这样的诊断,让近视700多度的小刘又多带了近2年的眼镜,一直想甩掉眼镜的他,想通过流行的近视手术摘掉眼镜,可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他只能继续挂着“瓶底”。后来,他又抱着希望到哈尔滨爱尔眼科医院做了一次检查,令他惊喜的是,医生说可以通过个体化手术B.S.L解决他的近视,目前他的双眼术后视力都达到了1.0。
据爱尔眼科近视治疗中心的张焱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准分子手术从开展至今,经历了从提高术后视力,到追求视觉质量的两大发展阶段。常规的LASIK手术虽然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摘镜需求,但对于角膜较薄或条件特殊视觉质量要求较高的人群来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于是个体化手术也就应运而生。
近视手术不能“一刀切”
张焱解释说,个体化近视手术有广义与狭义之说。广义之说是指除了参考术前的各项检查数据之外,还要针对患者的年龄、职业、用眼习惯、眼睛的调节情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手术方案,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狭义之说是指准分子激光切削模式的个体化(如非球面Q值引导、波前像差引导)。一个好的个体化手术,两方面因素都要考虑。
个体化手术为角膜较薄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比如说节约角膜模式的准分子,它是依靠美国博士伦准分子设备特有的切削计算方式,优化激光波束,大副减少切削深度,从而节约角膜切削量,通常比常规手术节约20%~25%的角膜;再如M.F.L(多焦点准分子),巧妙地运用光学原理设计,在角膜上制造一个多焦点的透镜,节约了角膜厚度,为患者建立虚拟调节的角膜,让患者术后不仅获得清晰视力,而且增大了患者的视力调节储备;还有Q值引导的非球面准分子,根据个体角膜的非球面特性进行角膜个体化切削,保持角膜的非球面特性,既安全精确、舒适,又可缩小切削面,节省角膜组织切削,更好地保护角膜及其神经末梢。
个体化手术让视觉质量提升
张焱介绍说,如果说近视患者有特殊的视觉质量要求。比如说经常在夜间开车的近视患者,便可选择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因为常规的准分子手术只能矫治低阶像差,术后的视力和配戴眼镜相似。由波前像差引导的手术,可以减少术中激光偏中心切削,角膜切削面不平滑等导致术后像差增加的因素,能够显著地提高视觉敏感度,降低眩光和光晕发生率,使夜间视力明显改善,远视、散光矫正效果更好。
综合而言,近视手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已经步入“量体裁衣”的个体化时代,为近视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来源:爱尔眼科近视治疗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