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大众频道 → 爱眼向导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当心由眼疲劳引发头痛

http://www.cnophol.com 2009-5-27 14:11:50 中华眼科在线

    因眼部疾患引起的头痛,医学上称为眼源性头痛。引起头痛的常见眼部疾患有屈光不正(近视眼、远视眼、老花眼和散光)、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眼眶感染及肿瘤等。但很多人并没有这些疾病,常常是用眼过度后出现头痛或偏头痛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眼部神经与大脑相连

  为理解眼部疾病为什么会引起头痛,首先应了解眼及眼眶部的有关解剖学知识。与眼部相关的神经包括视神经、三叉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等,这些分布在大脑周围的神经与大脑相连。因此,当用眼过度而造成眼部缺血时,就可引起局部疼痛或头痛,尤其是前额部和眉间疼痛更明显。

  用眼过度当心视力疲劳综合征

  人在高度紧张的劳动之后会出现周身疲倦不堪,人的眼睛也是如此,如长期大量看书、写字、看电脑等,眼睛也会患上疲劳症,医学上称为视力疲劳综合征。一般会出现如下症状:

  1.眼部有灼热感,困倦欲睡。2.眼内发痒、干燥、不舒适,眼睑呆滞沉重。3.视力大大减退,甚至看不清文字。4.有时怕光、流泪、疼痛等。5.经常有轻度的结膜充血或慢性结膜炎发作。6.反复发生睑腺炎、睑板腺囊肿。7.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后不加以控制,不注意用眼保健,不仅会引发各种眼病,而且用眼看东西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专家支招缓解眼疲劳

  缓解眼睛疲劳的最佳方法是让眼睛休息,给眼睛“放假”。

  短假:特意眨眼 用眨眼的方式对眼睛进行按摩。20至40岁的健康人每分钟眨眼约20次,而在凝视电脑屏幕时,眨眼次数会减少到每分钟4~5次,造成泪液分泌严重不足,就会出现眼睛干燥酸涩的症状。因此,特意眨眼对眼睛的保护非常有效。

  一般而言,每天特意眨眼300次比较合适,不仅有助于促进泪液分泌,缓解干燥酸涩的症状,而且可以清洁眼睛,并给眼睛小小的按摩,从而缓解眼睛疲劳。

  中长假:多让眼睛休息 尽管操作电脑的人一旦集中精神盯着屏幕,就很难停手,但专家认为,可以通过一些小办法强制给眼睛放“中长假”。比如利用喝茶、喝咖啡、上洗手间的间隙,尽量远眺放松,或用双手轻轻按揉眼眶周围。最好抽出一段时间做一做眼保健操,它并不是儿童和学生的专利,长期用眼的人都可以做。

  一般每隔1小时就要休息5~10分钟,每2~3小时连续用眼后,要休息10~15分钟。同时,由于人在看近物时,眼睛是向内、向下看的,所以在休息时,要尽量让眼睛向左上方和右上方看。

  一旦形成慢性病怎么办

  有些人由于长期用眼过度,出现一看东西就头疼的现象。对此,专家建议,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改掉过度用眼的坏习惯,做到劳逸结合,这才是防治这一病症的根本。同时,平时可以多做一些眼部的自我按摩,也可以用毛巾热敷,以缓解症状。症状较为严重时,须到医院进行治疗,如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饮食上要少吃辛辣的食物,最好忌辣。作息要有规律。

  专家提醒:眼部健康与全身的各个部位都密切相关,当眼部的不适症状长时间不缓解时,一定要进行全身性调理,切不可盲目医眼。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眼睛有病往往预示着肝功能衰弱;同时,久视伤肝,所以眼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肝脏保健。

    健康是生命的基石,身体是生存和生活的本钱,现代都市人如何能让透支的身体增加活力?生活中有多少保健误区?四季气候的变化,我们如何养生?关注健康863网健身保健频道,关注健康,关注自己的未来,天天健身,时常保健,才能少去医院,为自己的健康银行增加储蓄。


    来源:互联网

(责编:zhanghui)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用眼过度,头痛,眼源性头痛,眼疲劳)的信息
      热门图文

    今夏最抢镜的火辣活力

    学化性感眼妆让诱惑电

    决定女人健康的14个部

    祛除鱼尾纹so easy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