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大众频道 → 基础知识 → 基本构造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视网膜电图知识讲解

http://www.cnophol.com 2009-11-11 15:55:37 中华眼科在线

  视网膜电图(ERG)是短暂闪光刺激诱发的视网膜综合电位反应,是视觉电生理中有代表性的部分。根据刺激光的不同形式分为闪光ERG和图形ERG。根据适应状态分暗适应ERG、明适应ERG和颜色ERG。

  一、 闪光ERG(flash ERG)

  1、闪光ERG(flash ERG)的主要成分及起源: 闪光ERG简称ERG,主要有一个负相的a波和一个正相的b波组成一个双相波。叠加在b波上的一组小波为震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成为OP1、OP2、OP3、OP4等。

  2、基本技术: 闪光ERG必须用全视野球刺激。记录电极使用角膜接触电极角膜接触镜电极,参考电极可装配在接触镜-开睑器内,接地电极必须放在无关点上接地,如额部或耳部。记录选用的标准刺激光(standard flash, SF)强度为在全视野凹面上产生1.5~3.0cd/(s.m2)的亮度。标准化要求将SF按0.25 log梯度减弱3 log单位范围。明适应的背景照明要求在全视野内产生至少17~34cd/(s.m2)(5~10fl)的照明度。放大器和前置放大器的通频带范围为0.3~300Hz。前置放大器输入阻抗至少为1m。放大器导线必须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

  3、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使用托品酰胺或新福林充分散大瞳孔,瞳孔应散大到8mm直径,然后在暗中适应至少20分钟后,在暗红光下放置ERG电极。嘱咐患者向前注视指示灯,保持眼位。

  4、检查步骤:一个完整的闪光ERG应包括两个状态:

  (1)暗适应状态:记录视杆细胞反应,最大反应和OPs。视杆细胞反应:低于白色SF2.5log单位的弱刺激反应;最大反应由SF刺激产生,为视网膜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综合反应;OPs:由SF刺激获得,但高通(high-pass)放在75~100Hz,低通 (low-pass)选择300 Hz,刺激间隔15秒,取第2个以上的反应或叠加反应。

  (2)明适应状态:记录单闪光视锥细胞反应和30Hz闪烁反应。单闪烁视锥细胞反应:背景光为 17~34cd/(s.m2)(5~10fl),可以抑制视杆细胞,经10分钟明适应后,用白色SF刺激即获得视锥细胞反应;30Hz闪烁反应:在记录单次闪光视锥细胞反应后,使用相同的背景光和SF刺激光,每秒钟闪烁30次,弃去最初的几个反应,测量稳定状态时的振幅,30Hz闪烁反应用于测定视锥细胞功能。

  5、ERG的测量

  (1)ERG测量包括各波的振幅和峰时值。

  a波和b波:a波振幅是从基线测到a波的波谷;b波振幅是从a波的波谷测到b波的波峰。a、b波的峰时值是从闪光刺激开始到波峰的时间。

  OPs:OPs振幅测量方法较多,目前绝大多数方法是在ERG的B波上先画出每个OPs小波的基线,再测量其高度,称“两脚规测量法”。较准确的测量是将ERG波形用傅立叶变换进行频谱分析,根据OPs在频域的分布,采用滤波技术去掉a、b波后再测量。

  (2)建立正常值:每个实验室要建立自己仪器的正常值及其界限。

[1] [2] [3] 下一页

(责编:王社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视网膜,眼部结构)的信息
      热门图文

    秋冬眼部保湿护理

    去黑眼圈最常用方法列

    秋季 阻击眼部干纹蔓延

    解决眼部问题 爱上清秋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