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大众频道 → 护眼美食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饮食调理圣诞狂欢后的黑眼圈

http://www.cnophol.com 2009-12-16 13:31:33 中华眼科在线

  过几天就是圣诞了,在这个尽情狂欢的节日里, 饮酒、吸烟、通宵达旦留下的黑眼圈该如何处理呢?现在中华眼科在线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些好办法!

  黑眼圈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饮食不正常,缺乏铁质;吸烟饮酒;情绪低沉,思虑过度或是熬夜引起睡眠不足;内分泌系统或肝脏有病,使色素沉着在眼圈周围;缺乏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使血液循环不良;无病体虚或大病初愈的病人;性生活过度;先天遗传等。

  首先要增加营养。在饮食中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每天保证90克以上蛋白质,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瘦肉、牛奶、禽蛋、水产等。还应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E的摄入量,因为维生素A和E对眼球和眼肌有滋养作用。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奶油、禽蛋、苜蓿、胡萝卜、杏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芝麻、花生米、核桃、葵花子等。同时还应注意含铁食品的摄入,因为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核心成分。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海带、瘦肉等。摄入含铁的同时应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酸枣、刺梨、橘子、番茄和绿色蔬菜等,因为维生素C有促进铁吸收的作用。还可用黑木耳50克,红枣10个,红糖100克煎服,每日2次。经常服用,有消除黑眼圈作用。

  此外,不要吸烟喝酒。因为吸烟会使皮肤细胞处于缺氧状态,从而使眼圈变黑;喝酒会使血管一时护张,脸色红晕,但很快便会使血管收缩,尤其是眼圈附近更为明显,从而造成眼圈周围暂时性缺血缺氧。如果长期饮酒,便会形成明显的黑眼圈。除此之外,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不仅有利于防止黑眼圈的出现,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这里小编为你推荐几款快速去除黑眼圈的汤,大家可以试一下:

  1.苹果生鱼汤

  苹果3个(约500克),生鱼1条(约150克),生姜2片,红枣10 枚,盐少许。生鱼去鳞、去鳃,用清水冲净鱼身、抹干;苹果去皮去蒂,切成块状;红枣去核。在油锅内放入姜片和鱼,将鱼煎至微黄色后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沸,然后加入全部材料,改用中火继续煲两个小时左右。加入盐调味,即可饮用。每日2次,早晚饮用。适于预防黑眼圈的出现,防止眼下出现眼袋。此外苹果生鱼汤还可治疗脾虚、气血不足、浮肿、头晕、失眠。

  2.枸杞猪肝汤

  枸杞50克,猪肝400克,生姜2片,盐少许。清水洗净枸杞;猪肝、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干净;猪肝切片。先将枸杞、生姜加适量清水,武火煲30分钟左右。改用中火煲45分钟左右,再放入猪肝。待猪肝熟透,加盐调味即可。早晚各1次。可补虚益精,清热祛风,益血明日。适于预防由肝肾亏虚所引起的黑眼圈。(构杞,味甘,性平。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症)

  3.洋参猪血豆芽汤

  西洋参15克,新鲜猪血250克,大豆芽(去根和豆瓣)250克,瘦猪肉200克,生姜2片,盐少许。将所有材料用清水洗干净;西洋参和瘦猪肉切成片状。瓦煲内放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全部材料,改用文火继续煲一小时左右,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一日一次。适于养神、补血,清除黑眼圈。

  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眼部保养,黑眼圈,饮食,圣诞)的信息
      热门图文

    小诀窍 让眼膜功效发挥

    打造国际化彩妆tips

    如何做双眼皮手术更自

    干燥冬季教你如何抵抗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全球医院网保健
    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卫生法制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