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前像差技术在激光治疗近视领域是顶级技术,它提高眼睛的分辨率。美国2001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波前像差引导的激光技术,源于太空天文望远镜成像技术,能大幅减少人眼波前像差,提高眼睛成像的分辨率,尤其能减少眩光、提高夜视力水平。
专家指出,为了实现波前引导的角膜屈光性手术,提高近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波前像差的准确测量是很重要的。
(1) 波前像差外向型波前测量法
这种检测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波前像差的形式是由光线射出眼睛而定义的,因此被称为“外向型”。这种波前检测是由Shack-Hartmann 原理进行描述的。
这种波前探测方法的局限性在于,由于黄斑下脉络膜的干扰会产生散射,也就是说会产生干扰性的回波。但是,由于视轴的长度,这可以忽略不计。另外激光光源中的小斑点以及黄斑部被照亮的程度以及质量也会限制波前检测的准确性。采集频率的提高有助于波前探测达到一个理想的程度。
(2) 波前像差视网膜成像波前测量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波前像差的形式是由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偏差而定义的,因此叫“视网膜成像”法。这种波前检测的形式是由Tscherning原理来进行描述的。
激光束经校准平行后通过一个13×13的光点蒙版,从而产生整齐排列的168个光点(遮蔽中心点),在视网膜上成像。在经过眼介质时,光点的排列会由于介质的不规则而产生像差,这种扭曲的光点排列会通过一个同轴的相机记录下来,光点和无像差时光点位置的偏差可用于精确计算波前的形态(Seiler法)。
这种波前探测的局限性在于,在光束的位置偏离计算中,要用到一个理想化的人眼模型(Gullstrand模型眼)。这个模型,实际上是根据常人眼的屈光误差不断调节,以达到理想的同轴状态,从而实现理想化的。
(3)波前像差内向型可调节屈光测量法
这种检测方法的主要特点:波前像差的形式是由一束可调节的补偿像差的光线射入眼睛而定义的,因此被称为“内向型”。这种形式的波前检测和临床上的屈光和视网膜镜的应用很相似,是由Scheiner原理进行描述的。
这种方法是在1961年由Smirnov首次应用于一种主观性可调节屈光检测仪。入射的外围光线经主动改变方向射向一个中心目标,从而消除外围点的相应的光学像差。1998年,Webb和Burns进行了改进,制成了现在的主观性波前折射计(SRR),它应用上述原理便可测量波前的模式。这种方法利用了大约37个检测点,每一个点发出的光线都由病人手动调整方向以和中心目标相重合,根据调整的水平从而描述出波前像差的形态。
当一束光线从无限远射入眼睛时,这只眼睛唯一的像差是球性屈光不正引起的(一只近视眼)。从瞳孔的上方、中心、下方三个位置点进入的光线会在视网膜前方交叉(假设上下两处是对称的)。如果从上方进入眼睛的光线倾斜一下(假如它是从附近另一个光源而来的),使它和从瞳孔中央射入的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在相同的位置上。这时,倾斜的角度即是角膜相应位置上的波前的倾斜情况。多测几个点,便可得出整个角膜的波前像差。
来自: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