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大众频道 → 眼睛保健 → 幼儿眼保健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儿童眼病增多 给家长几点忠告

http://www.cnophol.com 2011-7-28 10:03:40 中华眼科在线

  刚放暑假,本市几家大型的专业眼科医院就忙了起来,一些从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都在家长的陪同下到这里看医生,咨询和治疗眼睛问题。

  人从外界获得的80%以上的信息都来自眼睛,视力不好,有病变,直接影响信息的摄取,影响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影响反应能力,影响眼手协调及眼口协调,从而直接影响处在发育期的孩子的智力发展,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怎样给孩子一个良好与安全的视觉环境并帮助有眼病的孩子健康成长呢?

  儿童眼病发病增多原因多样

  默默不到四岁聪明好学,他不仅喜欢看书,也爱看动画片,可没过多久,小小年纪的他就戴上了近视眼镜,很多体育活动受到限制,天凉时,镜片还经常“上霜”;眼睛通过镜片往四周看时,清楚与模糊交杂,有时还会产生眩光感。天津市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钱学翰介绍说,儿童最常见眼病是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一些学校在校儿童屈光不正的发病率已经达到30%至40%,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另外儿童较常见的疾病是斜视和弱视,其发病率在3%至5%之间。现在像默默这样的小孩经常能见到,孩子的眼病和视觉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肃地摆在面前了。

  孩子眼病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并不一定由某一特定因素决定,钱主任说,以近视为例,轻中度近视受后天行为因素影响较大,遗传因素影响不明显;而高度近视则不同:如果父母一方有超过600度的高度近视,其子女发生近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有一部分的孩子眼病是先天性的,形成原因很难完全明确,但一些因素会增加其危险性,比如妈妈在怀孕期间感染病毒、酗酒、吸烟等都会给孩子的眼睛发育带来负面影响,遗憾的是,这些本可避免的因素还会频频落在无辜的孩子身上。身为孩子的养育者,父母有责任改掉、抛弃自己的坏习惯和坏行为,别让可治可防的病变蔓延扩展,别让自己不经意的坏行为贻误孩子终生。

  现在的电子终端产品覆盖了我们的生活,手机、电视、电脑、游戏机等都是孩子容易接触到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孩子近距离使用的,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毋庸置疑是造成近视最主要的元凶之一,另外,经常接触这些电子产品,屏幕不断变化的亮度和内容的频繁闪动容易引起眼睛疲劳、干涩等症状,久而久之,眼睛就在糟糕的环境中被毁坏了。

  定期检查教孩子科学安全用眼

  孩子小的时候都要靠家长的帮办,家长的护理知识丰富而科学,孩子就能在成长过程中少受伤害,就能健康顺利地成长。钱学翰主任建议家长首先要营造安全洁净的家庭环境,减少导致眼病的过敏源,家里尽量不要使用地毯,要避免花草、小动物、装修等带来的危害,告诉孩子在玩橡皮泥、水彩笔、蜡笔等时,不要用手揉眼睛。孩子的寝具要经常清洗、晒太阳,以减少螨尘带给眼部的不适。

  小孩子都很好动,好奇心也强,什么都想拿在手里、看在眼里,而自身防护能力又很低,不知道害怕,不会预见危险后果,家长防止孩子的眼睛意外受伤尤为重要,不给孩子玩尖锐的物品,有的小孩子使用铅笔画画,画着画着就“开发”铅笔别的用途了——扎,这个动作很危险。也不能让孩子自己做开瓶、用吸管扎饮料饮品瓶及包装等危险动作。

[1] [2] 下一页

来源:新浪网 (责编:王艳丽)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病,高度近视)的信息
      热门图文

    小眼MM看过来 学张韶涵

    薄唇变厚打造丰唇

    彩瞳缤纷夏日新娘的眼

    帮您彻底解决眼部问题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华夏近视网39健康网眼病中国眼镜网新浪福建健康21世纪药店网千龙求医查疾病114个性导航眼科时讯中华网健康频道我友健康
    眼科新闻中华碑林医学网整形美容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中国眼网眼科医学网久久眼科网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