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的眼表疾病发展很快,随着空气污染严重、工业发展、戴角膜接触镜、空调环境增加、使用荧光屏等等,干眼症、角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眼表疾病有逐渐上升趋势。眼干是最常见的一种。
眼睛产生的泪液具有保护作用,主要功能是:
①覆盖及填补角膜表面,使角膜成为一个光滑的光学界面,②湿润并保护角膜和结膜上皮,③通过眨眼机械冲洗和抗微生物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④提供角膜必要的营养物质。
干眼是由于泪液膜中任何一种成分的异常,泪液产生不足或其分布或保持不正常所造成的。
干眼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①眼部磨、异物症、自觉干燥症、灼热症等,②眼部出现粘液丝状分泌物、丝状角膜炎、结膜充血及乳头增生,③严重的干眼症可并发睑缘炎、角膜变性、角膜溃疡等。
目前,临床除确实因眼病导致的干眼不多见,常见的却是滥用眼药所致的“药源性干眼”。
那么,谁是祸首呢?
1、当前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眼药基本是2-15毫升瓶装,需用15-30天,因为眼药要求无菌保存,眼药中都加的防腐剂,而防腐剂就可能损害眼表环境,造成干眼。临床上经常碰见患者来就诊,说自己是沙眼,其实,真正的“沙眼”由于中国卫生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善已经少有发病了,临床上误诊的多为:
①在儿童是“滤泡性结膜炎”,以痒、下眼睑透明小滤泡为特征,
②在成人多为“慢性结膜炎”,下眼睑结膜绒毛状充血。
③但任意长期点含防腐剂的抗生素眼药水(眼药的主要种类),会破坏结膜杯状细胞、角膜上皮细胞,角膜荧光染色时,医生会告知,又患上了“角膜炎”。
又让患者继续点眼药,从而造成“药源性干眼”,从此,不断加重这一恶性循环!陷入了“眼药怎么越点,眼病越重”的怪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