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大众频道 → 寻医问药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医食疗:眼圈发黑 需要补肝

http://www.cnophol.com 2013-5-28 14:19:49 中华眼科在线

  梁女士最近不知为何眼圈黑得厉害,因听朋友玩笑,性爱过度会导致黑眼圈,所以出门总感觉有些尴尬。其实,女性眼圈发黑,并非都因性爱过度,除了妇科疾病,也可能由肝肾不足等其他原因引起。

  临时性黑眼圈多因血淤

  性爱过度确实会导致黑眼圈。但黑眼圈的出现,主要是眼眶的眼下静脉血流不畅或血液淤积引起。如果性爱过度,会导致气血消耗过多,引起气血不足乃至肾虚,使得血流推动不畅。同时,性爱过度休息不够、身体过度疲劳,气血运行也会受影响。

  一些女性由于经常熬夜、睡眠不好等原因,也会临时因血流淤积而出现黑眼圈。

  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以上临时性黑眼圈,切忌用手揉搓眼皮,因眼皮较薄,经常揉搓容易引起眼袋及其皱纹。最好的办法是用冷热毛巾交替敷眼皮,促进眼眶周边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祛瘀的目的。冷毛巾可放入冰箱急冻,效果更佳。性爱过度者应适当节制,以免身体亏损过度;而熬夜过多者应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防止身体虚耗太多,临时出现的黑眼圈也可因长时间熬夜或经常性爱过度变成长期固定的状态。

  经常性黑眼圈可能肝肾不足

  若经常性出现黑眼圈,则要考虑妇科疾病或者肝肾不足等原因。

  一些妇科疾病也会引起黑眼圈,比如痛经或月经不调、卵巢疾病等,使得气血运行失常。如果黑眼圈长期存在,不妨观察下白带是否有异味,去做个身体检查,尤其是妇科检查。

  而对中年女性来说,肝肾不足是导致黑眼圈的重要因素。“中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容易出现肝肾不足的现象,从而使得气血两亏。气血运行无力,黑眼圈也就潜滋暗长。”

  偶尔出现黑眼圈,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吃大黄蛰虫丸,以活血化瘀、通经消淤块。出现经常性的黑眼圈,可以根据体质,服用地黄丸。一般性肝肾不足,可用六味地黄丸;脾气大、性子急,可用知柏地黄丸;虚火重、眼睛发雾,可用杞菊地黄丸。

  链接:黑眼圈食疗方

  枸杞猪肝汤

  组成:枸杞子50克,猪肝400克,生姜2片,盐少许。

  制法与用法:猪肝切片,生姜去皮切2片。先将枸杞、生姜加适量清水,猛火煲30分钟左右。改用中火煲45分钟左右,再放入猪肝。待猪肝熟透,加盐调味即可。早晚各一次。

  功效:补虚益精,清热祛风,益血明目。预防肝肾亏虚所引起的黑眼圈。

  西洋参猪血豆芽汤

  组成:西洋参15克,新鲜猪血250克,大豆芽(去根和豆瓣)250克,瘦猪肉200克,生姜2片,盐少许。

  制法与用法:西洋参和瘦猪肉切成片状,生姜去皮切片。瓦煲内放入适量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全部材料,改用慢火继续煲一小时左右,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一日一次。

  功效:可养神、补血,清除黑眼圈。

  当归鸡汤粥

  组成:当归10克,川芎3克,黄芪5克,红花2克,鸡汤1000克,粳米100克。

  制法与用法:先将前三味用米酒洗后,切成薄片装入布袋,加入鸡汤和清水,煎出药汁。去布袋后加入粳米,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粥。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

  功效:可消除血虚所致的黑眼圈儿。

来源:人民网 (责编:cnophol)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黑眼圈,肝肾,眼睛,眼圈,中医)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线叠加眼影 上挑眼尾

    让你年轻10岁的眼妆秘

    素颜最重要是素眼 膜法

    3种眼形放电眼线术 画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39健康网眼病新浪福建健康21世纪药店网医脉通眼科中国风湿网新浪厦门健康合肥爱尔眼科中国眼科网39五官科爱尔英智眼科
    久久眼科网阿里医药眼科网山水画泉州新视力眼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