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目前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如何防止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手术技巧的改进和人工晶体形状的改良对后发性白内障的影响已有很多报道;生长因子与后发性白内障的关系也日渐受到重视。本文主要综述撕囊口大小、人工晶体视部形状及表面特殊处理的人工晶体与后发性白内障之间的关系;生长因子信号传递通路的研究现状等,为在不同方面寻找阻断后囊混浊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白内障囊外摘出手术的普遍开展、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及仪器与设备的不断更新,手术并发症如角膜失代偿、青光眼等眼病逐渐减少,后囊混浊成为影响术后远期视力恢复的突出问题。虽然可采用Nd:YAG激光后囊切除,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眼压暂时升高、囊样黄斑水肿和视网膜脱离等,加上仪器昂贵,很难在发展中国家推广使用。近年来人们在不断地改进手术技术和改良人工晶体形状的同时,也开辟了新的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通路的新途径,将对防止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截囊的影响
后发性白内障主要是术后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向后囊移行、增殖和分化引起,因此最初的研究认为大的开罐式截囊可除去更多的晶体上皮细胞,使后囊混浊减少[1]。然而后来的研究表明,大面积边缘不整齐的开罐式截囊后,更多的晶体上皮细胞解除了接触抑制,加上从赤道区移行来的晶体上皮细胞增殖,实际上增加了后囊混浊的发生。目前认为连续形撕囊联合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可减少后囊混浊的发生[2]。Ravalico等[3]系统回顾了107例行环形撕囊后,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的病人,首先分析了撕囊大小及游离缘与人工晶体视部间的位置关系对后囊混浊的影响,认为当囊口游离缘完全贴附于人工晶体视部时,可使囊袋保持密封状态,而囊袋内人工晶体袢的“记忆”使囊袋向后部伸展,而人工晶体前面与截囊口相接处形成的纤维环收缩,可在囊袋内建立向心性拉力,使人工晶体视部与晶体后囊之间紧密接触,从而形成一密闭的空间,防止细胞向后囊中心区域移行和增殖。但是当囊口游离缘部分或全部不与人工晶体视部附着时,前后囊之间的出现粘连,这种粘连不足以阻止细胞向后囊的移行和增殖。因此后囊混浊增加,理想的撕囊口大小应使截囊边缘越过人工晶体视部边缘0.5mm为宜。
二、人工晶体的设计
(一)人工晶体的大小
最常用的人工晶体的总体的大小为13.5-14.0mm。通过对尸体眼球研究得知,人眼晶体平均直径为9.3mm,平均厚度为4.3mm,睫状沟平均宽度为11.1mm[4]。大的人工晶体可牵拉晶体囊,使囊袋空间加大,晶体上皮细胞易于移行增生,引起后囊中心部混浊。Ohim等对兔眼分别植入12.5mm和14.0mm直径的人工晶体,结果发现12.5mm的人工晶体的比14.0mm术后发生后囊混浊和人工晶体偏位者明显减少。人眼晶体比兔略小,因此这个结果也适用于人眼。人眼的睫状沟宽度为11.1mm,理论上植入12.5mm的人工晶体已足够。事实上有关人工晶体的大小对后囊混浊发生的影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首先人工晶体太小,不能维持囊袋的张力,囊袋内出现皱褶,不被人工晶体视部接触的后囊增多,晶体细胞生长的空间加大,后囊混浊增加;而过大的人工晶体过度牵拉囊袋,引起张力加大,也使囊袋发生皱褶,同样也使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空间增大。因此合适的人工晶体的大小应该既保持适当的囊袋张力,又能使视部最大限度地接触后囊;这样晶体上皮细胞增殖可能会被最大限度地抑制。
(二)视区的大小和形状
以往的研究表明,植入单片PMMA袢带角度、后表面带有激光嵴或后凸的人工晶体均可抑制后囊混浊。Yamada等对212例施行环形撕囊、植入单片PMMA、袢带角度的双凸和平凸型人工晶体,随访1年,比较了二者对Nd:YAG后囊切除率后囊中心区5mm直径内形成Elschnig氏珍珠样小体的影响。结果植入双凸人工晶体的切除率比平凸的高,而Elschnig氏珍珠样小体的形成则相反,这一发现似乎与以前的结论相矛盾,原因主要是截囊方式的不同。传统的开罐式截囊,面积常比人工晶体能更有效地抑制Elschnig氏珍珠样小体在人工晶体视部下形成;而环行撕囊面积比人工晶体视部小,囊袋内的晶体视部阻止了前囊边缘与后囊的粘连,双凸人工晶体视部厚,前后囊之间空间加大,晶体上皮细胞可通过粘连处逸入,更易引起Elschnig氏珍珠样小体的形成。因此传统的开罐式截囊植入双凸的人工晶体,而环行撕囊植入双凸的人工晶体均能很好地防止后囊混浊的发生。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