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象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
随机选择香港理工大学116例青年学生(116眼,所有检查只测右眼)。实验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为18~30岁。②性别不限,排除内外眼疾病以及家族疾病史。③裸眼或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6/6(Snellen视力)。④色觉正常。⑤无癫痫史。⑥无吸烟史。⑦常规裂隙灯显微镜和直接检眼镜检查。本实验通过了香港理工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实验方法
1.2.1 黄斑色素密度的测量
黄斑色素密度使用异色闪烁光度法(Heterochromatic flicker photometry, HFP)测量。本实验中黄斑色素密度的检测仪器和方法在2004年Tang等[1]的实验基础上仅改变了闪烁光频率与HFP中旁中心注视点位置,本实验中检测光蓝光闪烁频率为14 Hz,参照光绿光闪烁频率为10 Hz,选择旁中心7°作为检测参考点。
1.2.2 空间对比敏感度的测量
使用VSG系列软件(Cambridge Research System,HK)测量空间对比敏感度功能。检查距离2.5 m,刺激视标为直径1.4°的圆盘,其上为正弦调制垂直条栅。测量6.0,12.0,24.0 c/d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条栅视力(grating acuity)使用方波条栅检测,记录对比度最大时的敏感度。条栅亮度由分光光度计(Topcon SR-3)测量。检查前使用试镜片矫正受试对象屈光不正。检查在暗室中进行,检查距离2.5 m,各个空间频率的检测按随机序列出现,整个检查过程约需7 min,检查结束后操作系统自动绘出空间对比敏感度曲线。
1.2.3 时间对比敏感度的测量
时间对比敏感度功能也是使用VSG系列软件进行测量。检查距离2.5 m,刺激视标为1°大小的绿色光斑,光斑亮度呈正弦调制变化,其中心有一交叉注视视标。测量6.0,12.0,24.0,32.0 Hz下的对比敏感度。闪光融合频率(Critical Flicker Frequency, CFF)在对比度最高点测量。检查在暗室中进行,检查距离2.5 m,各个时间频率的检测按随机序列出现,整个检查约需10 min,检查结束后操作系统自动绘出时间对比敏感度曲线。
1.2.4 统计学方法
空间、时间对比敏感度功能的比较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条栅视力、闪光融合频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法。
2 结果
2.1 黄斑色素密度值(macular pigment optical density,MPOD)
116例受试对象的黄斑色素密度值为0.64±0.30(log unit),从中选择30例继续进行视功能检测。依照黄斑色素密度值的高低将此30例分为两组,高密度组(MPOD=1.14±0.12)15例,其黄斑色素密度值大于等于0.90。低密度组(MPOD=0.28±0.10)15例,黄斑色素密度值小于等于0.40。
2.2 空间对比敏感度功能
高密度组与低密度组的空间对比敏感度功能如表1、图1所示,高密度组在每一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值均比低密度组的相应值高。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在各个空间频率下的均数差异无显著性(F=0.016,P >0.05)。高、低密度组的条栅视力分别为(33.01±3.35)c/d和(30.83±2.88)c/d,经t检验分析两组的均数差异无显著性(t=1.917,P >0.05)。
2.3 时间对比敏感度功能
高密度组与低密度组的时间对比敏感度功能如表2、图2所示,高密度组在各个时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都高于低密度组,但两组的对比敏感度曲线在高频率段有少许重叠,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的在各个时间频率下的均数差异无显著性(F=0.031,P >0.05)。 高、低密度组的闪光融合频率分别为(37.69±6.82)Hz和(36.24±5.00)Hz。经t检验分析两组的闪光融合频率均数差异无显著性(t=0.666,P >0.05)。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